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昨天的读第三章时,我了解到,如果我们的表达言过其实,别人就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作者在第四章里,就教我们如何来体会和表达感受。
1.被压抑的心灵。如果我们从小不被引导学会正确表达自己得到感受,久而久之就会感到压抑。我想,比压抑更深一层的,就是麻木了。
我能清晰感受到,班上很多孩子的心灵是压抑的,郊区的家长大部分迫于生计,没有意识到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很多孩子是不善言辞的,沉默是他们的面具,也是他们的武器。
班上有个男孩,父母以非常难看的姿势离婚,他学习能力非常弱,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开火车轮到他读时,他站起来的习惯反应就是摇头,沉默。那天,班长告状,说他带了一书包玩具来校。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孩子很着急,却什么都不说,只是攥紧书包带子。我让其他孩子出去,边改作业,边随意地和他聊天,他才慢慢告诉我,玩具是他准备带给家附近的婷婷妹妹的,他平时住在外婆家,那天会回自己家,所以就从外婆家收集了一些玩具(不过是一些空的糖果盒子、小恐龙、破损的半球等),打算带回去送给婷婷妹妹。
我很感慨,也很庆幸自己没有随意惩罚。后来,我们约定,玩具老师代为保管,如果下午的课认真听讲,放学时可以来我办公室把玩具拿走。孩子很开心地和我说了他和婷婷妹妹之间的趣事,那天下午的课,他听得特别认真。
2.区分感受和想法。这一点有难度。生活中,我习惯性把某些想法和感受混为一谈,比如“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关心我”。尤其是和姚先生在一起时。那就从和孩子沟通的语言开始改变吧。
3.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樊老师在《陪孩子终身成长》中也说过,我们从小教会孩子的都是名词,如小狗、月亮、饼干、苹果等等,其实教会孩子表达感受的词汇很重要。除了生活中教孩子,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带孩子读绘本时,让孩子根据图片描述故事人物的感受。这一点哥哥表现很不错,他和爸爸起冲突时,会大声说:“我很生气,我就是很生气。”他喜欢的小姑娘没去幼儿园,他会说:“妈妈,果果今天没去幼儿园,我很失望。”班主任蔡蔡老师生宝宝去了,他会说:“妈妈我好想蔡老师。”有一天告诉我:“妈妈,我今天坐园车时看见蔡老师了,我的思念减轻一些了。”正当我惊讶于他的表达时,他又加了一句:”可是,过几天我的思念就又满了。”哈哈,看来孩子的情感表达比大人强。
明天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