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将承接上篇,继续给大家讲述《九江老地的故事》之二。由于赵家花园的内容较多,篇幅太长。特将赵家花园单列一篇来叙述,其它老地名依旧后续。
【赵家花园】
赵家花园是九江一处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地名。现在市民都认为赵家花园就处在太平洋购物中心(即原大中大)后面的那条小巷。赵家花园也是多条公交线路的站名,现己是市中心一处闹市。
赵家花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它顾名思义就是一位赵姓的主人的一所花园式私宅。赵家花园在历史鼎盛时期,非常壮观。它的范围∶东靠大中大,西到孔家巷,南括五丰宾馆及浔阳大道,北临大中路。总占地约八万平方米。随着岁月的冲刷和历史的变迁,赵家花园的遗址已经荡然无存,但赵家花园的名字,却几百年来一直延用到今。 赵家花园的主人是谁?这座花园何时建造?花园里景观又如何?赵家花园内又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件?后来又为什么落败了?本篇将勾稽史料,参阅前辈们的文章,将向各位看官一一道来。
一∶赵家花园始创者,第一代园主 赵应聘
赵应聘生于明代隆庆未年,原籍在德化县,仙居乡(今九江县城门乡金兰村赵家大屋)。祖上几代都是务农。到了赵应聘的父亲这一代,家境渐富,算是当地的一土财主。其父便弃农经商,便送儿子读书,希望赵应聘学业有成,取得功名,好光宗耀祖。
赵应聘从小读书也箅是用功,恐只是缺乏读书的天赋,对学问总是浅尝辄止。因此每次参加院试(县级科举考试),总是曝腮龙门,名落孙山。最后连个“秀才”这样的文凭都没有取得。是个没有科甲名分的读书人。
赵应聘中年后,自知功名无望,便彻底弃农经商了,加之其长子赵赞化读书很好,膝下又有两个孙子。在家庭财富有了很大发展后,为了生意的便利,同时子孙的发展,赵应聘便有了离开乡下,到城里居住的念头。
终于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赵应聘便在浔阳城东南处,购置了房产地皮,建造宅第,砌筑花园。供自已与家人享用。当时也并未取名,由于规模尚可,周边的邻居,居民便称作“赵家花园”。相沿成习,就这样“赵家花园”之称到今已有数百年了。赵应聘也就“花园”的开创者,第一代园主。
赵家花园第二代园主 赵赞化
赵赞化,第二代园主(赵应聘长子)。他随父进城的六年之后,因读书很好,便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京科举,便中得进士。中举后却一直在外做官,很少回九江。曾官任知县,知州,知府,户部郎中。长年在外为官,极少回赵家花园。最后也是病故于北京任所。赵赞化在外为官十余年,即没有享受到花园别致的乐趣,也没有对花园建设作多大贡献。算是个图有虚名的第二代园主。
赵家花园第三代园主 赵光抃
赵光抃(赵赞化长子),字彦清,别号石谷。赵光抃於天启五年(1625年),在京中举,得进士。并历任工部主事,清江关榷使,兵部员外郎中,太仆寺卿,巡抚,最后做到兵部待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蓟辽总督,成了统兵大元帅。
他的仕途生涯主要在崇祯皇帝当政期间。他算是从浔阳城走出的一名大官了。 赵光抃为人刚直不阿,从不攀附权贵,即便是庙堂议事,也是直言不讳。正如他的“墓志”上所述∶“性倔强,不肯俯仰人”。虽然得到一些同朝官员的敬佩和赞誉,同时也得罪了一些心怀不轨的重臣。他的人生是跌宕起伏,他仕途也是三起三落。最终还是遭到杀身之祸。
赵光抃是赵家花园的大成者。在他的这一代时,赵家花园无论是建筑规模,壮观景致都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赵光抃在第二次罢官期间,他愤恨朝政纲纪太坏,哀伤国事日非,便想学陶渊明,隐住在家。谢绝官府邀请,拒绝人际交往。
此时,赵光抃便在园内,扩大改造,添建景点,布局景观,以度余年。他在园内,修斋造楼,斋名为“木笔斋”,楼名为“放眼楼”。他时常登楼远眺,一城景色尽收眼底。赵光抃并将花园取名为“甓山园”。又亲自撰联一付∶“笑前贤许多祥麟威风,乃所愿作个战马耕牛”。将此联悬挂在园门两侧。以表达自已为国,为民,愿为战马,耕牛。依旧是∶“身虽离位,心系朝庭”。“甓山园”此名古奥,百姓们叫不贯,依旧称此花园为“赵家花园”。
另外在此期间,他闭门修性,专攻诗书,潜心著作。在园内写成的有《木笔斋诗集》《集思录》,还批订了《陈龙川集》,并对早期撰写的旧稿《船政录》《职方奏议》,《边情考藏》等进行了修改润色。
赵家花园在赵光抃的改造下,已是,小桥流水,曲径回廊,亭台楼阁,绿草如茵。在浔阳城已是一处 闻名遐迩的南江园林。赵光抃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奉诏,任蓟辽总督,带兵出征。第二年(1643年)被仇家陷害,含冤被屈杀。
赵家花园第四代园主 赵是夫
赵是夫(赵光抃的长子)。为第四代园主。明未为九江府学生员(秀才)。由于清已入关,他未中举,没有作官。
赵是夫兄弟六人,清兵入关后,赵家便渐渐衰落,后来生活拮据,无力对花园进行维护和修善。到了乾隆年间,花园就已是断垣残壁,花园空地都己成为菜园了。在同治年间对赵家花园还有记载,《德化县志》这样写道“甓山园,在治南,明少司马赵光抃墅,今废,惟雪洞粗石尚存。”而同治后便没有任何文献记述了。赵家花园到了同治之后就已经衰败了,在赵是夫之后,赵家后人也再没有将花园恢复一新,花园的土地也陆陆续续被他人所占。花园基本消失殆尽了。
赵家花园与《乙酉九江兵变》
虽然说,赵家花园第四代园主赵是夫没有为花园的建设作出什么贡献。但是,却因当时九江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次事件中,赵是夫却利用花园,为当时的九江百姓做了一件,值得九江百姓世代赞誉的天大的善事。在此之后,九江曾流传过一句话∶“真正的九江人,都是从赵家花园里走出来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呢?赵家又为百姓做了什么样的好事呢?待下文慢慢述来。
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四月,九江发生了一次兵变,这次兵变,九江遭受了一次重大的劫难,九江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而在这次兵变中,赵家花园挽救了九江百姓近二千人的生命,之后赵家花园一直被九江人民传为佳话。
顺治二年,明朝己经灭亡,崇祯皇帝也已吊死在景山的那棵歪脖子树上。但明朝的一些旧部南逃到南京,又建立南明朝(与宋朝的南宋一样),企图与清朝南北对抗。
此时在武汉武昌一带,盘据着一支明朝强大的军事集团,首领是宁南侯,左良玉。此人一向专横跋扈,奸诈贪婪,拥兵自重。他在与南明朝因太子的真伪上发了分歧,便不顾清兵即将南下的危急形势,起兵东进,攻打南京。这支叛军有十余万人之多,军纪又极差。在沿水,陆两路东进之时,沿途一路是烧,杀,抢,虐。大肆掠夺衙门及百姓的财富。所到之处,被这支叛军洗劫一空。当时长江沿岸一带的百姓是,谈“左”色变。 是日,“左军”的水,陆大军便到达了九江城外和浔阳江面。九江当时在这一带算是个富饶之乡,也是这支叛军重点掠夺目标之一。
此时驻守九江的是江楚应皖总督袁继咸。袁继咸得知情况后,便积极组织城内军民作坚守城池之策。由于军力悬殊太大,袁一面加固城墙,同时又只身一人前往”左军”帅船与左良玉会晤谈判。袁对左是,谕之以礼,晓之以义,经过数次交涉,约定∶左军不入城,守军不阻击。
由于左良玉是带病出征,约定当晚,左旧病复发,病亡。此时军权便落到了左良玉之子,左梦庚之手。这左梦庚与其父一样的品性,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这位小左便想推翻袁与其父的约定,要执意进城。
就在关键时刻,在九江守军中有一名偏将叫张世勋,他与左军中的一名将领叫張国柱关系甚密,便偷偷的打开了城门,放进一小股左军。这一小股左军乘夜入城后,便大开杀戒,四处纵火,顷刻间九江城的一角火光冲天,百姓们四处逃散。左军首领左梦庚得知后,立即令城外将领带大队人马进城,以强占九江城。
这位城外带兵头领姓名叫失载,此人还有点正义感,无奈军令难违。失载带兵进城前便发布了一条命令∶所有入城官兵,进城后的所作所为他都不管,唯有赵家花园,不得踏入半步,园中人员不得杀戮,园中的财物不得抢夺和破坏。违者,斩!因为这位失载将领,自从军后对赵家花园的第三代园主赵光抃是十分敬仰。
为防止有些不听令的士兵乱来,进城后他又派了一支卫队,将花园包围起来,于以保护。此消息不径传开,那些在九江城内还未及时逃离的居民,一些老弱妇幼,立即成群接队,扶老携幼地逃进赵家花园。此时园主赵是夫得知后,便吩咐下人将前后园门大开,接纳纷纷逃来避难的百姓们。
左军进城后,便是大抢,大烧,大杀。老百姓是逃的逃,躲的躲,死的死。整个浔阳城一遍火海,几乎成为废墟。(这是九江城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劫难。共有三次劫难)。左军将浔阳城洗劫一空后,便撤出,登船东下而去。这赵家花园里近二千难民们才保全了性命。之后赵是夫还拿出一些银两,帮助那些极其困难的居民重建家园。样
赵家花园主人的这一善举,在九江民间相传了很久,大概这也是《赵家花园》这个名它字能一直能保留到现在的原因吧。
提示一∶
下一篇将继续讲述九江二处老地名,《八角石》和《梅绽坡》名地的来由和背后的故事。敬请览阅!
提示二∶
如有对此话感兴趣者,可否在下面的留言区给本人提些意见或建议,以便在后面的编写中做到更好。
谢谢你的阅读! 二0二一年 ,十月,九日
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