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荣伟玲: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其实,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作了治疗,目的是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就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
荣伟玲说,“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
你再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
思考:当我们认清了婚姻的本质以及以我们情绪背后的根源,才能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和爱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我们的爱人和我们一样是一个独立且重要的人。我们每一次的争执一定是双方的人生程序发生了触礁,我们需要去觉察情绪背后的根源,学会理解双方的感受,重新书写我们的人生程序以达到和平共处。我们每一次的情绪其实是在向对方呼救。学会看见对方的情绪并温柔的拥抱对方的情绪。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对于缘分,心理学也有独特的解释:缘分的确是在过去修下的,但过去不是前世,而是我们的童年,主要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修下的。过去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很多时候,我们刻意去寻找与父母不同的人。但实际上,恋人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却常常是他(她)与父母相似的地方。
我们容易执着于源自父母的恋人原型。我们拿着这个模子到处去套,套中了一名异性,就一见钟情了。
幼儿心中,只有“我”是唯一的主体,而将妈妈和爸爸视为客体。如果爸爸妈妈爱他接受他,就是“好的客体”,他就会最终懂得,爸爸妈妈和他一样,都是主体。于是,他不仅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爱父母,并最终学会了爱其他人。从此,他对于别人,也是一个“好的客体”了。
但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自己要做一个“好的恋人”,也要去找一个“好的恋人”。
思考:伴侣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缘分,让我们学会去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让我们去体验从未有过的幸福和满足,让我们成为一个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的“好的客体”。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亲人间的理解之所以很难,关键原因在于,我们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推测、揣摩、评价甚至抨击另一个人,却完全忘了,对方也有一个现象场,有一个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坐标体系。
如其所是:对方怎么感受的,这才是事实,我们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
揣测:“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我继续说下去,“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记住,要相信对方的感受,与其花九牛二虎之力去揣测“真正的原因”,不如坐下来聆听对方的感受。
“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那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
评价:一些人之所以喜欢评价,是因为他们学来了父母对自己的交流方式。父母要指点孩子,告诉孩子什么地方做得对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但是,这是一种“我行,你不行”的关系模式。
推理:黄家良说,我们看别人的事情,经常只是看到了表象,而不是事实。要想知道事实,就必须去了解对方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事实。
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亲密关系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交流并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思考:我们常常在意自己的感受,却经常忽略身边的人的感受。这才是导致亲密关系中分崩离析的核心原因。我们总是希望对方来理解我们的感受,却从未想过去理解对方的感受。我们总是以冷暴力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却总想对方能够猜中我们的心思。我们总是一直在索取,却忘了对方也需要得到。从此刻开始,聆听对方的感受,理解对方的情绪如其所是的感受理解ta。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力,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
家是“婆婆妈妈”的地方。家之所以温暖,主要就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那些琐细的感受。
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工作中,处理的主要是利益,目标是解决问题;家庭中,处理的主要是感受,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接受,就多一分温暖,家就更像一个家。
思考:
家是什么?家是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共同合作一起构建的能够遮风挡雨的一个充满爱的能量场。
1. “主人”把自己,把对方当成这个家的主人。思考如何能让这个家变得更好。家里的事,无论大事小事不是一个人的事。既然都是自己的事,那又何须计较谁做的多谁做的少呢?我们都在为这个家贡献自己的价值。
2. “合作”婚姻说到底就是一场合作,一场能够使我们成为更好的彼此的合作。所以婚姻的本质是责任,一个家好或不好,都是彼此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一方,因为这个家有2个主人。所以学会承担责任是对自己和对家最大的负责。
3. “爱的能量场”“爱”是多巴胺分泌带来的一种感觉,它不会长久存在。但这确实人类最原始的能量。所以“性”是我们现实婚姻中的核心元素之一。一段性和谐的婚姻,想必婚姻质量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受中国大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谈性色变,特别是女性。性是生命的中心,是我们生命能量的来源。“性”是激发婚姻能量的一个核心。其次,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彼此的优点并加以感恩,越感恩越拥有。感恩对方走进彼此的生命,感恩对方给予我们一生的爱与陪伴。感恩让我们学会珍惜。
当我们真正明白家是什么,自然而然知道如何去理解和接受对方。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它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正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儿子和丈夫。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总想着要么妻子对老人家敬一些,要么婆婆对媳妇疼一些,问题就解决了。但他却很少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他自己身上。要想很好的处理婆媳关系,这个人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努力去协调这个三角关系。
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放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
因为,最爱的,我们必然最难以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思考:
为什么父母与孩子无法分离?(大多都是妈妈无法与孩子分离)
1. 文化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这种男女不平等的思想下,女性无法从丈夫那里获得爱和尊重。而在感情的世界里,没有对等就没有尊重,更没有爱。对一个内心极度匮乏的人来说,孩子就是她全部的心理寄托。
2. 单亲/重组家庭。这种环境下生存的人,无论是母亲还是孩子,都是彼此相依为命的依靠,是在生存受到威胁时的唯一选择。而长期以来的习惯,使得母亲放不下孩子,孩子不忍“背叛”母亲。
3. 父母双方有一个当“甩手掌柜”让对方无法依靠,只能选择培养孩子作为依靠的对象。
父母和孩子无法分离的本质都是“巨婴”,双方都是一个没有长大成人的小孩。不敢分离是因为其内心深处能量太低,需要依附对方才得以生存。一个内心成熟强大的人才拥有幸福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