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处在最佳的状态,这时我们控制冲动的能力是最强的,但是我们对于未来的看法会让我们在面对诱惑和拖延时持有不同的态度,会影响我们当下的行为。我们的问题在于看不清未来的模样,而不是不能预测未来。
一.出售未来。
通常我们和大猩猩等动物一样,都喜欢即时快感,为了这些即时快感,我们经常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且等待奖励的时间越长,奖励对我们的价值就越低,这就是“延迟折扣”效应。“延迟折扣”说明了为什么我们会出现现在想要,就会马上去索取,而当下不想面对,就是把某事推脱到明天。这等于是把自己的未来出售给了自己的即时享乐。
我们这么容易选择即刻的满足,原因在于我们的大脑的奖励系统还没有进化到能对未来的奖励作出回应。作为现代人,我们在权衡“即时奖励”和“未来奖励”时,大脑处理的方式有所不同。只要能创造一点获取“即时奖励”的距离,就会让拒绝诱惑变得容易起来。作者在书中提出了“10分钟延迟满足法”,即:在所有诱惑面前安排10分钟的等待时间,如果10分钟后仍然想要,就可以拥有它。但在这10分钟内,一定要时刻想着长远的奖励,以此抵抗诱惑。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创造一些物流上的距离。
事实上,给未来回报打折,是人的天性。打折越多的人,就会越不成功。但一个人的折扣率并不是始终不变的,通过改变对选择的看法,就能降低折扣率。在面对诱惑时,可以使用一下方式抵抗即时的满足感:
1、当年你受到诱惑要与长期利益相悖的事时,想象这个选择意味着你为了及时的满足感放弃了更好的长期奖励;2、想象你已经得到了长期的奖励,想象未来的你正在享受自控的成果;3、扪心自问:愿意放弃成果,换取正在诱惑你的短暂快感吗?
二.预先承诺的价值。
我们在踏上征途的时候,我们感到无所畏惧,精力充沛。但在未来,我很可能在恐惧和疲惫的影响下偏离正轨。这时,理性的自我设定了需要遵守的做法,受诱惑的自我则常常在最后关头决定改变这些做法。因此,需要对未来的自己作出预先的承诺:
1、做好拒绝诱惑的准备:在未来的自我被诱惑之前,提前作出选择,让未来很难被诱惑;2、让改变偏好变得困难:将自己容易屈服于诱惑的各种客观条件提前减少,减轻自己对诱惑的妥协;3、激励未来的自己:找一个让自己得到及时快感时付出更大代价的方法,再找一个方法激励自己获得延迟满足。
三.遇见未来的自己。
未来的你总是比现在的你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能量和更强的意志。我们在对自己幻想时,都会这么告诉自己。幻想中的自己,是自己的理想化,我们总是寄希望这个理想化的自己能做更多的事、更有挑战的事。但事实却是,等我们到了未来,却发现理想中的自己不见了,最后做决定的,还是那个毫无改变的自己。
研究发现,当你想到未来的自己时,大脑中越是想不到自己,你就越可能对未来的自己说“去你的吧”,也讲究越可能对即时满足的诱惑说“好”。如果我们感觉和未来的自己毫无关联,就会忽略自己行为的后果。相反,如果我们觉得和未来的自己联系紧密,就会保护自己不被最糟糕的冲动所伤。
因此,为了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的神经,不要轻易地屈服于诱惑,更加高瞻远瞩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长远目标。对此,未来的自己必将会对现在的自己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