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老公从外地回来,孩子就要他陪着玩儿。
从开始下五子棋,接着玩扑克牌。
老公发明了一种玩法,然后三个人一起开心玩起来了。
可是哥哥玩得不愉快,说那样不公平。其实本身这个游戏是公平的,但是孩子没看懂这其中的逻辑,所以打不过爸爸,就会输。
然后他赌气说不玩儿了,老公低声说输不起呀。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之前面对孩子输不起的问题时,我会主动多输点给孩子,让孩子有成就感。
但是今天我觉得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父母在面对孩子输的态度上。
老公一句输不起呀,其实就是在否定孩子的情绪。意思是输了是不可以有情绪的。
这才是造成问题的根源。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要遭遇失败的。只要是一个人,失败的时候都会有不开心的情绪。
此时如果有人看见这个情绪,去抱持他,那根本就没有输不起这一说。
想到这里,我过去拥抱了一下哥哥。
然后我说输了你也很好,哭也很好,输了会哭很正常。
只说了这一句,其实是想告诉孩子,输也是可以的,哭也是可以的,你的情绪我看到了。
孩子没过一会儿就好了。
其实仔细观察,哥哥小时候更加“输不起”,那时候我挺担心孩子有情绪,所以时常想着怎么能让他赢,好让他开心一些。
后来想想,这也是想要操控孩子的情绪。事实是这些不开心孩子是需要去体验的。
而当孩子输的时候,父母不是需要去讲道理,而是抱持孩子的情绪。
任何时候,情绪需要流动。
当然了,偶尔故意输给孩子也是有必要的,如果每次都不让孩子体验赢的感觉,他也容易丧失对某个项目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