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让我在「母体」的基础上,对母体真实日常和循环往复的特性以及符号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真实日常
华楠老师讲道:“母体的四个要素是:①永不停息、②循环往复、③无所不包、④真实日常。我经常讲,前三个都比较容易理解,而「真实日常」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因为我们总是把母体当成一个‘我’之外的客体去思考。我们说母体执行人的时候,大家总在想‘那个要掏20块钱给我的那个人’,往往忘记了‘我’就是母体执行人。「真实日常」就是说,母体是在‘我’身上运行的,只是过去这些年我没有太注意。所以,最重要的是理解母体的「真实日常」,要把它拉到你每一天的生活里面来。”
对「真实日常」的忽略让我理解了为什么人知晓了「母体」运行的规律,但依然从中醒不过来,还会无意识的执行的原因。因为,每个人的身体里无意识的部分太多了,我们虽然知晓这个规律,只会在我以为需要运用这个规律的时候有意识地去觉察母体行为,而不是时时刻刻地自我觉察。这一方面跟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惯性地活着是身体耗能最低的模式;另一方面是对「真实日常」的忽略,也就是说,没有意识到我们每时每刻都活在母体中,我们的行为都受到母体的影响,我们就是「母体执行人」本身,虽然可能在某一些事情上不是,但总有些事情上自己就是,就是被「母体」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商家也只不过是发现了「母体」运行的规律,其实也就是集体行为的特征,无意识/有意识地按照规律在做生意。
这里让我对华楠老师在华与华500万品牌五年管理大奖赛上的《超级符号和生活》的演讲中讲道:“方法来源于生活,生活在方法中。超级符号就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最基本的生命方式。”这段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方法来源于生活,方法通过思辨总结成了规律被揭示了出来,我们知晓了,但我依然生活在方法的运行规律下。我知晓方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独立于方法之外,我依然会受方法的影响,这是我不可控的部分,唯一可控的是,我可以选择通过觉察,从无意识地受到方法的影响逐渐地、越来越多地变成有意识地受到方法的影响,在受方法影响的同时也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受方法影响。
当我能够清醒地看到我的行为在受方法影响的时候,把这个瞬间记录下来,其实也就是华楠老师讲道的“写诗是指认符号与意义的结构”,具体地说,是指认符号对集体行为的影响。
二、循环往复
华楠老师讲道:“母体在循环往复里面会不会变化?它会一直持续的变化,它会永远变化,今天跟昨天总会有一点不一样。(星体运行层面的变化)可能时间不够长,你再怎么观察、再怎么体会也感受不到。但是如果我们又回到「真实日常」的生活当中来,去观察一个具体的母体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是有变化的。20年前街上是没有这么多奶茶店和饮料店的,20年前渴了就去小卖部买一瓶矿泉水,40年前渴了是从自己包里摸出一个玻璃杯,到今天满大街都是蜜雪冰城,这些母体的变化我们是可以觉察的。40年前也有一个人走在街上他会渴——徐小东去足球场的路上渴了,这是不是一个母体?是一个母体。以前,应对母体解决的方式,就是自己掏出玻璃瓶喝一口水;更早的时候,200年前是从身上摸出一个葫芦或者牛皮袋,喝一口水。今天满大街都是饮料店——这就是一个母体的演化。其实,大家可以看到,母体演化过程当中,这些产品在不断地变化,那么这就是「产品的创新」。”
这里让我看到,「母体行为」的演化是基于母体「循环往复」这个特点和规律发展出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母体是同一个母体(走在街上口渴了),母体行为(喝水),这两个部分都是从过去到现在到未来都会「循环往复」发生的事情,不同的点是,「道具」的不同。200年前是一个葫芦,60年前最流行军用水壶,40年前人人必备一个玻璃杯,20年前街上可以买到矿泉水,现在随处都是饮料店,奶茶、果茶、咖啡、中式茶饮等等都是「道具」层面的演化、丰富和延展。
这些道具之所以能存在是因为它们寄生在了这个从过去、现在、未来都会「循环往复」地发生的「母体」上。在物物交换的年代,用葫芦交换其他生存所需要的物品;商品交换的年代,商家生产可以重复使用的装水的器具售卖;现在这些器具演变成了一次性使用的纸杯。这些装水道具的演变,换一个视角看,就是「产品的创新」。
这也让我想到了「目的哲学」中的「外在目的」,这些商家、企业的存在首先满足了外在于他们的目的,也就是社会中的消费者口渴需要喝水的需求,喝水越来越便捷。这本身其实就是企业通过创新,提供更便捷的喝水方案,解决了社会问题,降低了社会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了企业存在的「内在目的」,赚钱,要利润。
三、产品创新
华楠老师讲道:“产品的创新,它是基于守旧的,它是基于牢牢地把自己绑在这个母体上。所以我们说,创新的前提是守旧。如果你不会守旧,你就不会创新。一切的根基是守旧,是找到母体,找到那个一直以来就发生的、循环往复发生的、未来也必将发生的「母体行为」。母体是真实日常的,是循环往复的,只要我找准这个母体,并且发现这个母体当中的问题,在这个母体上的道具(产品)就有迭代和创新的空间。产品研发要在这个循环的母体当中,去提升产品的价值、产品的功能,降低产品的成本。”
上一次我听到这部分的时候,对「创新」的理解有了完全颠覆性的认识,创新的前提是守旧,是要在守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凭空创造。更重要的是,想要做到「创新」得先学会「守旧」,看到真实日常的生活中循环往复出现的「母体行为」,并且能够看到这个行为中可以被改善的部分。这突然让我理解到,创新中守旧的占比是非常高的。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方法》第37页讲道:“按熊彼特的理论,科学发明并不是创新,只有当一个企业家将这个发明用于建立一个新的商业组合,这才是创新。熊彼特说: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组合,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合通过竞争加以消灭。”
华杉和华楠老师对「创新」不同角度的解读让我对创新的理解更全面了。过去我对「创新」的理解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从无到有。通过华楠老师的解读可以看到,「发明灯泡」也是基于星体运行的规律,天黑(母体)需要发光体照亮(母体行为)。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第一次发明出了火,天黑就通过点木头来照亮,后来发展出点煤油,然后才是使用电,发明灯泡。
我突然理解,生意机会存在于「母体」中道具层面的迭代和创新,而且这种创新并不是把它发明呈现出来,而是创新一个新组合将它运用出来,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嫁接在生活里。产品创新的特征是能够替换掉旧的产品。就像现在以电力为能源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替换以燃油为能源核心的汽油车一样。
这里还是要回到最重要的点:创新的前提是守旧。如何守旧才是关键。
四、如何守旧
华楠老师讲道:“如何守旧就是如何认识人类文明的母体。母体有它约定俗成的时机、仪式和道具,不可抗拒、必然发生、集体无意识、自发卷入。如何理解约定俗成的时机、仪式和道具?早上8点地铁口出来的人——约定俗成,因为每家公司都是9点上班,有些公司是10点,但是我们讲的是概率,绝大多数公司9点上班,这就是约定俗成的时机。所以母体行为的发生往往是同时发生的,有它的仪式和道具,不可抗拒。比如,红绿灯,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把红绿灯的仪式和道具改了?没有。因为它约定俗成了,不可抗拒、不可改变、必然发生、集体无意识,自发卷入。如果你想去理解「超级符号」,理解符号符号对人的影响,你在十字路口看一看,所有人看到红灯毫无意识就会停下来。”
这一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母体」从星体运行落在了人类真实日常的生活层面,也就是华与华方法中「文化母体」主要的应用范畴,有一种牛刀杀鸡的感觉。
华楠老师对「守旧」的解读让我看到,「守旧」并不是我以为的「守旧」,从这里依然可以感受到华杉老师讲道的「语言哲学问题」,“我们语言相通,但是词语不通”,对词语定义理解的不同被词语本身遮蔽所带来的误解。
“如何守旧=如何认识人类文明的母体”,这里要理解的是母体的构成要素和母体的特性。母体的构成要素是:约定俗成的时机、仪式和道具;母体的特性是:不可抗拒、必然发生、集体无意识自发卷入。
透过母体的构成要素和母体的特性反过来看见日常生活中集体规律性且无意识的行为。这里的重点还是要切身地体会,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母体执行人,只有处于觉察状态的时候,才能从母体中抽离出来,而且这种抽离只是精神层面的抽离,肉体是无法抽离的,肉体依然要按照母体的约定俗成行动。通常情况下,即使是“觉醒的母体执行人”,依然处于无意识地被母体中的「符号系统」控制的状态。
就像我突然想到,昨天看到绿灯亮的瞬间,蹭地一下就动了,完全不需要经过判断和思考,也就是说,自己在那个瞬间依然是处于无意识地被符号控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