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实现了呢
——题记
1
而今,许多词都被用滥了。美女是一个,俨然成为女性的代名词,无关年龄、容貌;闺密是另一个,似乎可以和女性朋友划等号,无论亲疏。但阿莲与我,是真正意义上的闺密。我们是同学,同行,虽相处时间不长,但思想上的共鸣使彼此没有距离。
她给人的感觉,干脆,利索,思路清晰。开学之初,有一门课的课代表,老师已经定好人选,她硬是毛遂自荐,让老师改变了主意。敢想敢做,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有一段时间,看她神神秘秘的早出晚归,后来才知道,她在为同学准备生日礼物。买了空白磁带,录自己唱的歌曲,是当时很流行的《阿莲》、《你在他乡还好吗》。无缘欣赏她的歌喉,也无从得知她同学收到时的感受,但单是这份用心,已让我感动不已。感性,这是我心目中,她的另一个标签。
2
毕业之后,各自忙碌,加上距离,联系不多。这期间见过两次面,她仍是风风火火的模样。偶尔在网络上看到她的行踪,一家三口,西藏自驾游。照片中的她,意气风发,和藏族小朋友的合影,爱心满满,这倒很符合她的性格。
再次得知她确切的消息,是她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发表一些政策解读的专业文章。虽然知道她一直坚持学习,看到这些,还是被吓了一跳。尤其是前四十天,坚持每天更新。接下来,拉了个五百人的群,自己讲课,回答各种咨询,间或外出学习,不断充电提升。
能把纷繁复杂的知识点,条理清晰的串起来,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熟悉、流畅、信手拈来,对于一个非专业出身的人来说,难度可想而知。加上她这几年,工作调动、生二胎、再买房、装修、搬家、老大高考,这么多重要的事情,每一项都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她是怎么兼顾的?
但她做到了,“每天坚持学习三个小时”,回答我的疑问,她说的云淡风轻,像说起一日三餐般平常。且不说坚持,单是这三个小时,已经让人侧目。尤其是现在,每天的时间都被手机充斥,别说三个小时,就是三十分钟,都已经很难。而她,一做就是三年,而且会更久。
3
学习是一项苦差事。年龄增长记忆力下降、身边的柴米油盐、小宝牙牙学语、作为单位的顶梁柱还要把工作做的很出色,这是外界的干扰;当你潜心做一件事,专业知识的枯燥、无人交流的孤独、遇到瓶颈时的苦恼、不能突破时的自我怀疑、一度想放弃的犹豫,这是内心的郁闷。她都走过来了,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家庭和谐、事业有成、专业精湛、意气风发的状态。
哪有什么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这句话,我深表赞同。你的厚积,以夸夸其谈,或者苦大仇深的方式表述出来,与他人而言,无非一笑而过,顶多,让人一掬同情之泪,于自己,又有何益?
金星在舞林大会上,毫不留情的批评一位选手作秀。或许她真的有苦衷,但那是比赛,尊重对手的方式,是拼尽全力展现自己的专业水准;尊重自己的方式,是把自己和对手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抛却种种干扰,纯粹从专业的角度来评判,我觉得这才是成熟,公平,公正的比赛,任何参杂情感的因素都是不专业的表现。过分渲染过程,打苦情牌,即使赢了,也胜之不武。
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你只要默默去做就好,实在不需要到处宣扬,宣言你的不容易,宣扬你的努力,艰辛。如果非富非贵,想要有一番成就,又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呢?阿莲的付出,也绝不是“每天坚持学习三个小时”这简单的一句话可以概括的。但她,只呈现给大家人生开挂的结果,绝口不提厚积薄发的过程。
4
或许,阿莲大可不必这样折腾,在外人看来,有幸福的家庭、稳定的职业、还不错的收入,生活安逸而又富足,令很多人羡慕。确实,单从物质看,她似乎没有理由不满足。
可那年少时的豪情万丈,令她在夜深人静每每心有不甘,一眼可以望到底的生活,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不惑之年,重新出发,她最终听从了内心的声音。
褪去青涩稚嫩,成年人的梦想,已然化成脚踏实地的行动。不浮躁、不激进、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是阿莲,也是更多不甘平庸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