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夏夜的星空,我充满⽆限的眷恋与敬畏。星空给我的不只是辽远、开阔,更是⼼胸的⼀种博⼤,⼼灵的⼀种豁达。记得康德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我们的⼼灵,⼀件是我们⼼中崇⾼的道德法则;⼀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我相信:我们每个⼈在注视星空的时候,⼼灵都会有强烈的震撼。夜静悄悄的,疲惫的一天的家人早已进入梦乡,可天上的星辰似乎不知疲倦。今天的阅读还没开始,小打卡已经提醒了多次,即使披星戴月也是必须要完成的。
今天阅读的是《未来教师》第一章的第三节,信息泛滥时代的深度学习。“啃读”“深度学习”,这是从郝老师的书中学习到的。自己一直以来的读书,只是泛读,正如晓东老师所言,“学习过许多漂亮的时髦词语,但这些词语仿佛是落在油脂伞上的雨滴,来得快,滑落的更快。阅读过许多书籍杂志,但走马观花,没有一本真正锲入生命,提升专业素养。”有时我们总是以为自己似乎知道了,明白了,但“熟知并不等于真知。”对一个概念,理论的掌握要经过一个“浪漫——精确——综合”三阶段螺旋循环上升的过程。没有经过浪漫急于进入精确,最后的综合会大打折扣,或者使人在未进入综合时就已经失去了对事物本身的兴趣。这让我联想到了一些小学化的幼儿园。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看似学到了很多,但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学并不符合儿童心理,有时甚至遏制了儿童的健康发展,等到潜力掘尽,孩子在被动中学习,最终结果可想而知,毕竟没有谁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再联想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或许是职称、应试等的夹持,使我们在教学中多用的是灌输式。同样一堂课,如果你的精心准备将学生带入恰当情境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进入浪漫阶段;孩子们有了兴趣,就会深入思考,领会内涵,所学知识得到精;最后学以致用,进入综合阶段,学生学有所用,自然知识点儿更牢固,学习内容更深刻。反之,只是一味的追求精确,如敲黑板提示,“这可是考试重点,大家抄下来要牢记。”那学生只会像机械一样无需动脑地运转。所以加入读书会,我是幸运的,遇见新网师,我会更成长。也许对于阅历资历浅显的我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公园散步练不出登山者的体魄,平静的湖面训练不出搏击风景的水手”真正的学习就得突破舒适圈,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深度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践行操练,输出教授;变熟知为真知!加油,自己!加油,新网师人!也许你的行动缓慢,但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