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探讨一下食物背后是什么吧?
食物背后到底是什么呢?
那食物是什么?都有哪些食物呢?
作为食物的植物除了繁衍的使命,被吃是对外界的馈赠与祈求,作为动物的食物也有繁衍后代的使命,被吃是对外界的博弈与抗争。
但一旦成为食物,被吃好像是价值的体现。这就必然与吃者产生了关联,就加入了另一个思考因素。
要询问食物背后的东西,该怎么提问呢?
一个“你为什么吃”这个看似简单甚至有些幼稚的问题,带出了我的兴趣与好奇。我不停的探寻挖掘这个问题背后的答案。
你为什么吃?
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了生存,为了活着。
我吃是为了生存,是为了陪孩子走一段人生路。龙应台说“父母子女之间,是一场目送他渐行渐远的分离”。既然注定分离,那在一起的时间就倍加珍惜、认真对待吧!
我吃是为了体会到亲人间的互相鼓励、互相呵护,共同走出的幸福!原来人生是演练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也是一场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你为什么吃?
我吃是为了能够到上海去看画展,因为有一次在地铁站,我看到了画展的广告,这已经成为了我的梦想,我希望能去看草间弥生的波点艺术,尤其是她的波点南瓜,她是怎样运用波点的,那波点的排列有没有规律,她是怎样想出用波点的呢!
我也希望能够去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星空》、《农鞋》,去感受一下他在奥维尔小镇的坟墓的孤独,体会一下他生前是怎样使出全力的拥抱绘画。
我也希望去看一下荷兰伦勃朗,看他的《夜巡》,看他是如何的把光与影、明与暗,巧妙的应用在他的画幅中,尤其是《夜巡》作为一幅画像,他是怎样的没有令雇主满意,又是怎样的着迷于自我表达,而不惜付出名与利的代价,他是如此的可爱,我觉得我爱他!
我也希望去看一下列宾的《列夫-托尔斯泰》,看一看托尔斯泰的眼睛里都有什么,是不是真的有对人世的悲悯。
我也希望去看一下吴冠中的线性画法,他笔下的江南小镇,是怎样的精妙传神?
我更希望去一览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吴昌硕,林风眠,李苦禅这一众大师的风采。
这竟然是我的梦想,一直的憧憬!
你为什么吃?
我吃也是为了去一睹大漠风采,感受王维“孤烟直、落日圆”的意境,是不是再难有其他文字表达,像香菱说的“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
我吃是为了有朝一日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嗅着青草气息来个豪放的“赖驴十八滚”,去确认一下贺铸说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愁意会不会可行;
我吃是为了体验一下辛弃疾那老头的愁情,也喝醉了酒,是不是也会生出“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呢;
我吃是为了显露苏轼吃货的本质,被贬后是会更多地陷入愁情里,为后人多留下些脍炙人口的词句,还是会更多地发明一些鲜有的食物吃法,东坡肉、东坡肘、东坡豆腐、东坡凉粉、东坡鱼……
我吃是为了体验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禅境。
你为什么吃?
我吃是为了感受一下音乐发烧友完全释放自己的激情是怎样的疯狂呢?体验一下舞蹈家翩翩起舞时刹那间裙袂飘飞的洒脱超然的天人之姿。
我吃是为了有一天也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我吃是为了到各地去,认识不同民族以及他们美丽的服饰,还有他们的风俗人情,他们是怎样对歌又是怎样换服饰或者打马鞭来寻找爱情的呢?
我吃也是为了有生之年真正到音乐厅去听一场古典音乐会,听贝多芬的交响曲,随着音乐一同起伏、旋转、飞翔……
我吃是为了模仿一下复旦哲学老王子王德峰教授一边酣畅淋漓地倾倒知识,一边神仙一般地猛抽一口,到底是个怎样地感受;
我吃也是想了解一下政治首脑们在做决策时都有考虑到哪些因素,可以用数量衡量吗?
你为什么吃?
我吃也是为了到大海边验证大海的力量与神秘,当初就怎么不可以让海的女儿再回到大海里,变回原来的样子,非得让她变成泡沫,留下一海水的怅惘;
我吃是为了想象着JK.罗琳的想象,是什么让她想象到巫师的世界与麻瓜的世界各异,又怎样想象出令人着迷的魔法棒的神奇,我想象着用魔法棒创造的美好世界!
我吃也是为了采访一下一个人守护一座岛几十年,那种信仰与刚毅,是怎样对抗一分一秒的时间的蚕食,又是怎样扛住大片大片的空白的鲸吞。
我吃是为了劝说唐婉一般痴情的璧人儿,写完《钗头凤》,就要把笔与悲情全部放下,这世间原本有“舍得”的道理;
我吃也是为了走进宫崎骏的漫画世界,陪伴千寻走上一段人生路,可以看清孤独的灵魂该是怎样的姿态,才能被自己救赎出来!
我吃是为了看这世间所有的女子都被温柔对待,再不要出现唐山打人事件;
是看这世间所有男子都杀伐有战场,再不要壮志难酬怀……
我吃是为了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