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郑振铎《猫》一课的随感
在教学《猫》时,我以往得意的做法有两点:一是为三只小猫制作档案卡片,二是邀请学生审理“芙蓉鸟被害案”。这两个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学生参与度也得到了提高。只是,这样的设计只停留在为了制作档案卡而制作档案卡,为了审理案件而审理案件上,没有去进一步挖掘,忘记了这两个环节与教学内容有何联系。课堂因这两个环节而华丽,也因这两个环节而偏离,宛如买椟还珠。
那么,关于《猫》一课的教学,我们应该怎么设计才符合课标要求,有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呢?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中说,对于语文教学,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教什么,然后才是怎么教。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本末倒置,先考虑的是怎么教,思考更多的是教的形式,如何以形式吸引人。怎么教就像椟,只是外在的形式,教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才是我们值得深入挖掘的“珠”。
对于《猫》这一课,我们要教什么呢?这篇文本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对这该单元的教学,编者在单元提示中给出了这样的提示:“这个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设计出该课的情感目标,即通过作者与三只猫相处的经历,感知人与动物应该如何相处。但是,对于文本的教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情感上,还要有具体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积累与提升。语文知识比较明确,作者的了解、字词的积累。语文能力呢?这节课要提升学生哪方面的语文能力呢?参考一下文本后面的练习设计与本单元后面的写作训练,我们就不难发现了。
在“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中,编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朗读课文,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说说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的区别。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中则提示:本次写作实践的重点是如何通过描写把人或动物写活,写出特点。本单元的课文《猫》中的描写就非常细腻生动,在作者笔下,三只猫各具形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正是基于这些编者提示,再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我设计出如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
2、对比三只猫的写法,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三只猫写出各自特点的。
3、通过作者与三只猫相处的经历,感知人与动物应该如何相处。
教学重难点
对比三只猫的写法,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三只猫写出各自特点的。
很多教学设计正是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中,‘朗读课文,从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几个方面,说说第三只猫与前两只猫的区别’这个要求出发,根据编者提示要求学生为三只小猫制作档案卡片。这个档案卡包含的主要项目有,来历、外形、性情、我的态度、结局几个方面。可以说,这个题目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全面的,既包括了能力的训练,也隐含了情感体验。如“来历”一项,应该重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而“外形、性情”两项,笔者认为应当结合起来研讨,不只是找到信息,更要通过两者的结合,让学生发现,作者是如何将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利用不同的描写手法表现出来的。进而达到通过这篇文本,让学生发现如何做到“描写要具体”。解决这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键是要在学生的认知中搭建一个桥梁。
这一环节,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分析写法
1、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只猫的特点。
2、勾画批注。画出相关描写的语句,分析作者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第一只猫 漂亮、可爱 外貌、动作描写
第二只猫 活泼、有趣 动作描写
第三只猫 难看、懒惰 外貌、动作、神态描写
根据学情,笔者认为,将外形和性情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就好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桥梁,让学生对写法的感受由浅到深,由现象到本质。
如果只是将三只小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制作成表格,就只能停留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这一目的上,而这一能力,是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如果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贴近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本课的一个重点,即作者是如何抓住特征表现三只小猫的特点的。如果说制作这个小卡片是“椟”,那么学习作者的描写方式则是其中的“珠”了。寻找这个“珠”其实并不难,找到那些能够表现小猫特点的词句,带领学生进行一些比较就够了,这也正是教学语文的基本方法。但正是因为这种方法太基本,太过于普通,有些老师就因此而舍弃了。可以说是为了形式而形式,舍弃了根本。
很多教学设计中的审理“芙蓉鸟被害案”目的又何在呢?我们来看一下案卷的主要内容。案发现场情况、犯罪嫌疑猫、犯罪嫌疑猫作案的可能性、案发前的表现、案发后的表现、对犯罪嫌疑猫的惩罚方式等。可以说,这种形式是较为活泼的,也能抓住一些有助于理解作者感情的关键语句。只是,许多老师只把目光放在了“审案子”这种形式的新奇上,在审案上花费了太多时间,而在后续的情感变化上蜻蜓点水。可以说,审案子只是一个新奇的“椟”,而背后的情感变化才是本文的“珠”。可因为情感的变化太过隐蔽,许多老师就避重就轻,在审案子上做足了表面文章,却把情感这条线轻轻放过了。
可以说,设计“芙蓉鸟被害案”,要求学生整理出案发现场情况、犯罪嫌疑猫、犯罪嫌疑猫作案的可能性、案发前的表现、案发后的表现、对犯罪嫌疑猫的惩罚方式等内容,其作用也只是进一步训练了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并无多少益处。可以说,实现本文的情感目标不需要费这么多周折,只需要在写法分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深层情感。
其实,在“研讨与练习”的第一题中,编者已经给出了这样的提示:“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在第二题中,编者又给出了更细致的提示:“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彼此,我家永不养猫。’试着联系课文中的描写,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可以说,这个提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也更符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好久不养猫”和“永不养猫”这一细微的对比中,去品味作者隐藏的情感变化,对于提升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的语文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从这一点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合作探究
作者对哪只猫的感情更深?从哪里看出来的?
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感情更深,原因:
1、第二只猫死后,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2、描写第三只猫用墨最多。结构特点: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3、我的心理变化表现了我对第三只猫的愧疚。写法特点:欲扬先抑。
当然,那些利用审理“芙蓉鸟被害案”的教学设计,如果在案件分析之后,加上一句追问,如果养前两只小黄猫时家中也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 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一来,就抓住了本文的情感线索,也可以接近文章的主旨。
当然,笔者设计问题为:“作者对哪只猫的感情更深?从哪里看出来的?”另一意图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发现文本的结构上详略得当与写法上欲扬先抑的特点。
在课堂的结束,设计一次课堂练笔,让学生尝试写一写《我的两个同学》。意在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写出两个同学的不同特点。这训练的目的,是进一步回扣本文的教学目标,实现重点的突破与应用。
语文教学切莫买椟还珠,为形式而形式,还应从教学内容出发,紧扣学情,回到语文本色。当我们真正选择了适合的教学内容,深入解读的“珠”会散发更加耀眼的光华。而这一点,是流于形式的“椟”外表光鲜永远也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