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空悠悠书局领读人中级班参加第十次课 。武汉大学白宝玉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育心理学是是一门包含《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学科,掌握好了这些可以学习如何讲好课,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发展特点进行相应的知识技能的讲解,这是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的,所以一个好的教师,是需要成为三好老师和三好家长的!
首先:自己成为一个好的人(自我成长,自我学习,自我调整)成为一个不内耗,不惧怕改变需要改变的部分,可以理解他人,拥有爱的能力的人。
其次:要有好的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要拥有好的关系,需要有爱,爱的前提是理解,理解一个人行为背后的需求,才能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给的对比给的多更重要 !
最后:要相信孩子有变好的能力。相信他,理解他,让他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的生长,我们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给足够的爱和养分给孩子,不着急,不攀比,不按照单一评价标准评价孩子,全方位找孩子的优点和亮点。给他无条件的爱。
学校和社会给孩子是外部表现,知识和技能,人际交流的模式,而家庭给予孩子的心理核心是安全感,依恋模式,自我意识成长,自尊,自恋。这些为孩子提供稳固的心理内核,而在与外界的活动和交流中,这些形成他稳固的内心,行为的模式及准则。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关于爱的教育,需要家庭来完成。
白老师给我们举了很多深入浅出的例子,让我们理解,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爱的教育。爱的欲望和爱的能力,而这些的前提是理解能力,也就是你的心智化水平如何! 这些我们是可以通过练习来习得的。
比如,当我和爱人争吵时,我做出的行为是什么?我习惯性的会不停的碎碎念,到处告状,让别人一起批评他,必须要承认我有理。即使道歉了,为什么我还是会恨的不行,恨不得让他立即消失才行。
到了这一步,我们就该停下来,想一想,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呢?我为什么的念头?这个念头隐藏着什么样的观念呢?我小时候是外公外婆家长大的,外公 外婆在我弟弟妹妹不在时 ,会对我非常好,非常爱我,但是,只要弟弟妹妹一来,我就必须做很多家务,还要把自己喜欢的零食拿出来分给他们,所以 每次,我很生气,但是,当我生气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时,会被更加严厉的批评和指责。
因此我的观念是:生气一定要有正当理由,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我必须向其他人宣告我是有正当理由的,而关于爱,只有你们走开了,消失了,我才能获得完整的爱。而背后的渴求是,我希望有人关心我,理解我,爱我。
以前和爱人每次争吵,我都用这样的方式应对, 带给我爱人的感受是:我无理也要扯三分理,有理更是不饶人。因此惹不起躲得起,我把他推的远远的。给我们的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意识到这一点后,我通过改变我的观念入手,逐渐改变我的行为。我生气后,不在向他人诉说,也不碎碎念,他哪里不对,而是告诉我的爱人,刚才我很生气,因为我觉得你不爱我了。让我感觉你不关心我了。我发觉每次这样表达后,虽然他不太理解我为什么这样想,但还是会笨拙的改变自己的行为,而这些又让我感受到他的关心和爱,现在我们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好的,这种行为对我们的关系有正面推进作用的,我想这就是爱的能力的学习,从理解自己开始理解他人,从爱自己开始爱他人。
我想这就是白教授的核心观念吧!爱的前提是理解,爱的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爱的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提高 !
下午去画画,自己感觉不错,仔细探寻原因在于心平气和,慢慢做 不着急,保持心境平和,按照画画的要求,黑白灰,点线面结合,通过不断的观察琢磨,完成一副静物图。就像养育孩子一样,我们像园丁一样,给他足够安全的空间,合适的水和肥料,充足的日晒,让他按照他本来的模样,自然生长。喜欢白老师一句话:你应该成为你自己 你不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