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王戎不取道旁李》为例
三、读透
歌德说过,艺术作品的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其含义则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却对大多数人是秘密。阅读文章更是这样。所以,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孩子读懂“写了什么”,还要力求让孩子弄明白“为什么写”“怎么写的”。就本课而言,就是要以弄明白“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其必苦李”为抓手,辐射全篇,感悟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准确判断的人物形象,感悟文言文言简意丰的表达特点。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则可以通过想象补白或再现王戎的思维过程等形式完成目标。
四、读广
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重在积累,一方面要重视经典语篇的背诵,从多层次的朗读到多形式讲故事,让学生在与语言材料的反复接触中达到熟读成诵;另一方面要努力扩大孩子们的阅读面,通过《王戎不取道旁李》学方法,迁移阅读《杨氏之子》等练方法,教给学生一把打开《世说新语》的钥匙,将课内阅读有效引向课外,让学生读有方法,读有趣味,读有收获。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从“读通”“读懂”到“读透”“读广”的学习历程,在沉潜讽诵中玩味义理,咀嚼滋味,得“言”,得“意”,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