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样发了日更,马上就收到两条消息提示:“恭喜日更成功,今天是你日更的第365天,查看日更记录”。第二条消息:“恭喜!你已成功获得日更365天徽章,点击查看”。首先看到的是有效期,永久有效,我的小心脏砰砰砰一阵乱跳,这么快就一年了!静下来想确实不容易。
自从坚持日更后,每天写什么内容便成了一大难题,尤其刚开始时,感觉没有素材,找不到内容,每天晚上所有事情忙完后,打开便签想想想,然后写了删,删了再恢复,如此反复多次,一两个小时都凑不出来一百字。后来先思考每天有特点的人、事、物都有哪些,记录下来。再后来脑子里闪现出一两个想法的时候也记录下来。慢慢地感觉可写的事情就比较多了。
可是,生活琐碎的事单纯的记录,质量不高,感觉好像是白写。看别人上榜的文章,从里面找出可圈可点的东西,当然学习一时半会是学不上,但是写生活琐事时可以加一点感悟,积极向上的,或者隐含一个道理的,这样自己读来就是有价值的记录了。经过小伙伴们的鼓励,参加征文活动,一开始好像很难,没办法切题,写的文伯乐不收,不收也没关系,问了原因后继续写,再看看上榜的同一主题文章,再看看自己的问题,找出问题。
有些问题是硬伤,比如以前基本都是无效阅读,积累太少,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只能慢慢来。但是文章结构,内容的安排都可以调整,并找出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拓展延伸,慢慢好像自己写得顺畅了,也就喜欢写了。
故事内容如果没有生活情景的支撑,写下来真的很难,从身边熟悉的人写起,一开始明明不想要这样的结局,但是离开了生活中的那个影子,很难完稿。却发现,如果真的如生活中那么平淡,故事本身不太吸引人,自己都不爱读,还不要说让别人看了。于是打开曾经读过的书,情节比较熟悉,再看我喜欢的部分,为什么会吸引我,反复思考,试着在自己写作时应用,虽然很难,慢慢也会有一点感觉。
再后来参加征文时,写出来的故事还能被伯乐推文,我欣喜若狂,加快了写作的步伐,抽空就写,脑子里好像故事一个接一个,没时间写下来也就忘了,不是忘了故事情节,而是忘了故事的情绪,没了情绪好像闪光点也就没有了,但是没办法,毕竟要在工作生活之余才能写,也就随缘了。
与人交流时,有了更多的思考,站在他(她)的角度思考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想法?随时采访,随时思考,好像曾经看过的书也能想起来一点了。也会看看群里小伙伴们关于写作的聊天记录,他们碰撞出的火花让我也有更多的思考,欣赏他们的文有时候让人心潮澎湃,感悟很多,没顾上记录下来,一会儿就跑没了。
自从坚持日更后,除了学习专业内容外,还会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翻阅资料,查阅网站,看书划重点,摘抄,和别人讨论,学习别人的强项等等,这一切似乎都与日更有关。虽然在365天的日更里,有水更,有摘抄,无数次想放弃的念头,但是坚持下来,除了不容易之外,更多的是收获,不知不觉这日更就成了习惯。
坚持日更后,生活不再是一地鸡毛,连柴米油盐都变得无比有趣,也许一次普通的买菜会引发你对生活的思考,无意间聊几句便能激发你的感悟。落雪是冷的,地面是打滑的,但是,想想我用哪些美词美句来描写这雪景,像软绵绵的羽绒,好暖啊!像棉花糖,好甜啊!如一位圣洁的少女突然来访,好像谁都拒绝不了!
都被自己的思考美哭了,原来,战胜寒冬的从来不是裹了一层又一层的棉袄和围巾,却是跳跃在脑子里对美的赞赏!
我不知道我能坚持到那一天,希望在以后的日更中能收获更多,路漫漫其修远兮,日更,在路上,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