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出逃,不久被俘,在狱中写下多达五万字的供状。这五万字,让曾国藩看得既热血沸腾,又心惊肉跳。等他终于看完了,猛地把供状往桌上狠力一拍,厉声道:“李秀成这厮非死不可!”
曾国荃和众幕僚纷纷拿来供状看,都被惊了个瞠目结舌。曾国藩略显疲惫地坐到椅子上,说:“诸位各抒己见,发表一下看法吧。”
曾国荃首先发言,杀气腾腾地说:“李贼绝不能送往京城,他居然让您造反,这事倘若被紫禁城知道了,咱全都得人头落地!”曾国藩默不作声,因为他深信,就这个问题,当时在场的每一位都应该能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有幕僚说:“纵然没有李贼的劝进,光是他颂扬您的那些言词,就足以引起紫禁城的震惊。还有,他说洪秀全是中毒而死,这无疑也淡化了咱们的功劳啊!”
曾国藩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那咱们就给他重新编一份,该改的改,该删的删。然后,把李贼就地处决,跟紫禁城解释,就说路途遥远,太平军余孽都潜伏在民间,恐有不测,所以在金陵将其处决。”
于是,按照曾国藩的思路:洪秀全由中毒而死,变为不堪忍受湘军的猛烈进攻,吓得魂飞魄散,然后服毒致死。李秀成赞颂曾国藩和劝他称帝的话,统统删掉。
一番大刀阔斧的改动之后,李秀成的供状重新出炉,曾国藩认认真真地看了三遍,才长吁一口气:“可以了。”曾国藩放心了,自然也标志着李秀成的阳寿到了尽头。
然而八年后,曾国藩到底还是面临了是否该造反的难题。
第一个来劝进的是王闿运。当年他就对李秀成供状里劝曾国藩造反称帝,拍案叫绝:“近五万字,就这几句最妙,可成经典!”当时,曾国藩鼻子都气歪了,想不到在那种关键时刻,王闿运竟敢哪壶不开提哪壶。
李秀成被处决后,王闿运又抱着几本书,跑去找曾国藩,哈哈笑着说:“这些书都是帝王之学,如今天下正是多事之秋,自然是豪杰创立大业的绝好时机,我是不会看走眼的,当今天下,只有您曾大帅可以为之啊!”
没等曾国藩做出反应,王闿运继续侃侃而谈,大谈帝王之学。王闿运眉飞色舞,谈了半个时辰,曾国藩始终面沉似水,毫无反应,只是一个劲地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
等王闿运谈完,曾国藩也写完了,站起来转身进了内屋。王闿运慌忙去看桌上的字,一大堆字其实就是一个字:妄。王闿运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急得抓耳挠腮而又无可奈何,当场就吼起来:“曾公太不识抬举!”
自此,王闿运再没和曾国藩提及造反的事,几年后就离开曾国藩,收徒讲学。讲学期间,有弟子提到曾国藩,王闿运说:“当年除了李秀成之外,只有我敢和他说创建非常人事业的话,可惜曾太不识抬举!”
其实,王闿运的眼界并不远。这大概是因为他进曾国藩幕府有些晚,还因为他一贯目空一切,懒得和曾国藩之外的任何人交流,所以他并不真的了解曾国藩。
早在王闿运之前,胡林翼曾试探过曾国藩,有一次送了他一副联语: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曾国藩很高兴。可是等胡林翼走后,曾国藩发现他的茶碗下压了张小纸条,上写:东南半壁无主,我公其有意乎?
我们不知道曾国藩看到胡林翼那句话后的反应如何,但后来左宗棠也劝他自树大旗,写了一副联语: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然后寄给胡林翼,请他转交曾国藩。
左宗棠这副联的意思是试探曾国藩:您想问鼎中原吗?曾国藩看了一眼,提笔把“似”字改为“未”,于是就变成了“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由此可见,当时确实有很多人都隐晦地劝曾国藩称帝。特别是,李秀成被处决后,朝廷对曾国藩擅自处决李秀成,表示怀疑,以致于湘军将领们更是热血沸腾,纷纷鼓动曾国藩造反。
无疑,曾国荃对这件事最是上心,他了解老哥,所以并没有亲自劝进,而是鼓动手下将领群起而上。紧接着发生了一件事,让曾国荃吓得直冒冷汗,决定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朝廷要派人彻查洪秀全遗留财宝的问题。
一天夜里,曾国藩刚睡下,听见外面骚动,门被打开,三十多位湘军将领蜂蛹而入,全部戎装。当时曾国藩猛地就想:赵匡胤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难道……
不容多想,曾国藩猛然从床上一跃而起,斥问:“九帅(曾国荃)也来了?”
众人面面相觑,还未想好怎么回答,曾国藩又用威严的语气命令:“去请!”曾国荃知道老哥的反应后,知道这事难以成行,只得垂头丧气地去见哥哥。曾国藩坐在椅子里,一言不发,默默写下一副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荃早就预料到是这种结果,湘军的将军们仔细品味了半天,无不摇头叹息。后来,再也无人向曾国藩提及造反的事。
说实话,曾国藩根本就不想造反,因为传统儒家文化里的“忠君”思想,已深深铭刻到他的骨子里。他曾国藩,一个受儒家文化熏陶了大半辈子的人,忠孝仁义才是他的标签,更是他人生的灵魂所在!
但是可惜,此后朝廷并没有因为曾国藩的忠孝仁义,而对他信任有加。恰恰相反,慈禧太后对消灭了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已开始心存芥蒂,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