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可以被划分为生理发展(身体的变化)、个性发展(个体人格的变化)、 社会性发展(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间关系的变化)和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变化)。发展其实是一系列因素交互影响、协同作用的结果,每个人是以不同的速度发展的,发展是相对有序的,发展是渐进的。
一、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的理论
皮亚杰认为,为了不断地努力了解这个世界,人类的思维过程从出生到成熟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虽然这种变化是相当缓慢的。皮亚杰指出存在四个因素一一生理成熟、活动、社会经验和平衡,正是它们的相互作用影响了思维的变化。 影响我们理解世界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成熟。 成熟主要指个体表现出来的生理变化, 这些变化由遗传所决定。除了确保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关心他们的健康,家长和教师对这一部分的认知发展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活动是另一个影响因素。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儿童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并通过与环境互动得以学习。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皮亚杰认为,社会传递或者向别人学习均会影响认知的发展。如果没有社会传递,我们就得自己重新摸索已经被我们的文化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东西。认知发展的阶段不同,个体从社会传递中获得知识的数量也有所不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于这样一种假设:个体总是试图理解外界,并在对物体、人和观念的直接经验中主动创造知识。成熟、 活动、社会传递、平衡都会影响思维过程和知识的发展。作为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回应,思维过程和知识通过思维组织的变化(图式的发展)和适应而发展--其中适应包括同化(纳入已有图式)和顺应(改变先前已有的图式)这两个互补的过程。图式是思维大厦的基石,这些组织化的动作和思想系统使我们得以在头脑中表征或思考世界中的物体和事件。 图式可能很小、很专门化(抓、辨认正方形),也可以很大、很一般化(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使用地图)。个体就是通过不断增加和组织自身的图式来适应环境的。
2、维果斯基的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必须将人类活动置于其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他认为,我们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过程来自于我们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文化工具尤其是语言是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最近发展区是使学习和发展成为可能的一个区域。不论处于哪个发展点,总有一些问题是儿童有可能解决的,还有一些问题是超出儿童能力范围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但在成人或者更有能力的同伴的指导或帮助下能成功解决的这样一个区域。
维果斯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需要被动地等待认知的发展。事实上,“恰当的、有组织的学习能促进心理发展,并引发大量的无法脱离学习的发展过程”。他将学习视为发展的一个工具--学习推动发展进人更高水平,而社会互动在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维果斯基关于学习推动发展进人更高水平的观点,意味着他人(包括教师)在儿童认知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二、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1、基于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
即使在同一个班上学习的学生,他们在认知发展水平和理论知识上都会有所不同。作为老师,当你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怎么判断是因为他们缺乏必需的思维能力,还是因为不知道些基本的事实。教学不应当让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简单而厌倦学习也不应该让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难以理解而弃之不理。失衡状态必须恰到好处才能促进发展。创设一些容易犯错误的情境,有助于建立合适的失衡水平。当学生在情境中感到应该发生的(这么大的木头应该沉到水里)和实际上出现的(木头是漂着的)有冲突时,他们就会重新思考,并从中学习新的知识。
2、成人和同伴的作用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不是独自发现守恒或分类等认知操作的。家庭成员、 教师、同伴,甚至是软件工具等都会介入这个发现过程中,并提供帮助。 大部分时候,指导是通过语言交流实现的, 至少在西方是这样的。但在某些文化中,最主要的方式不是口头指导,而是让儿童观察熟练者的示范,以此来指导儿童的学习。 一些学者将这种成人的帮助称为支架。这一术语巧妙地说明了这样的过程:儿童在尚未建立稳固的理解时,利用这种帮助作为支持;而当他们建立起稳固的理解后,他们最终将离开这些支持,独立解决问题。维果斯基的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动态的交流,这种交流让教师能够协助学生完成他们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3、辅助学习
辅助学习或有指导的参与需要支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信息、提示、回忆线索、鼓励,然后逐渐让学生独立去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辅助学生进行学习,如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材料或问题,示范解题技巧或思维过程,带领学生一步步地解决复杂问题,完成部分任务,给予详细的反馈并允许修改,通过提问集中学生注意等。
4、教学与“魔法中心”
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同意,教育应该在学生的“魔法中心”或“匹配”空间中进行--在这样的区域里,学生既不会觉得无聊,也不会感到受挫。我们应该把学生放在他们需要去努力理解但同时也能得到同伴或教师帮助的情境中。有时, 能帮助一位学生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教师”,恰恰是另一位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同龄学生,因为这个同龄学生可能正在这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一个学生和另一个稍比他强点的同伴一起学习是个不错的想法—两个学生都能从相互解释、说明和质疑中受益。另外,应当鼓励学生使用语言去组织自己的思维,谈论他们正在尝试完成的任务。对话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