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就字面理解,碎片,即进行零碎的,不完整的阅读,它是一种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
在当今这个高科技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碎片化"仿佛成为了主流。生活中我们在零碎的时间中刷两个视频、读两段文字,利用时间的同时也了解了各种知识、新闻事迹,何乐而不为?试想,在工作劳累、乘坐地铁公交之余,你是否愿意捧起一本书籍进行阅读呢?
但是于碎片化阅读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们总是总是争论不休。
先说利。
首先,在信息化社会,每天的新信息层出不穷。相比从前的阅读模式,"碎片化"阅读的普及能让更多人同时了解丰富的知识信息。无论你是谁,无论你在哪。
其次,碎片化阅读可以使阅读的难度降低,使读者更加轻松。
人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接收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但在这个充斥着各种信息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并不能满足并不能满足我们对信息摄入的需求。这时"碎片化"阅读又体现出优势,在网上随手点击搜索,我们便能知道各种信息,无论是社交、娱乐、科学、文化。这样的方式使我们的生活质量等都大大提高。
但是,不可避免的,碎片化阅读也有一定的劣势。比如,知识博而不精,惰性思维的产生等等。有人认为,碎片化阅读会让人们停止思考,以致无法理清逻辑,甚至没有了自我的思考。又或者说,碎片化阅读降低了阅读的质量,失去了阅读意义和价值。
人们在享受碎片化阅读的同时,也在思考这种阅读方式到底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究竟是节约了时间,还是混乱了思考。
这件事争执不休,没有答案。
有人想到了把电子书与纸质书融合起来的办法,例如kindle电子书阅读器。虽然读书方便快捷,但是仍收效甚微。
事物都是这样,永远拥有着两面性。没有人能准确地给一个事物定性。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发挥"碎片化"阅读的优势,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