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

老宅带着一方院落,一棵我最爱的水杉,就亭亭立在院门旁。走出院门,是两户人家相邻的墙,夹出一道窄窄的巷子。

记忆里,童年的雨天好像特别多。家里只有两把伞:我独打一把,两个弟弟合打一把。那是老式的油布伞,结实的木头伞柄,牢固的竹条伞骨,厚实的油布伞面,拿在手里就已经很费力。撑开它更要费一番功夫——得将伞头顶住墙,伞柄抵在胯骨上,憋红了脸,用力撑开第一段,再猛一发力往上一顶,“咔”地一声,让卡扣咬住伞骨圈,伞面才完全张开。那是多大的一把伞啊,遮住了漫天风雨,可年少的心里,却总是湿漉漉的。

瘦小的脚,宽大笨重的套鞋,雨天的烂泥路沼泽地一般。常常前脚刚踩实,后脚猛一跟,只有脚悬在空中,鞋却牢牢焊在泥潭里。这时就很考验平衡力,得稳住重心,小心地将脚慢慢退回鞋里,再来回扭动,让鞋与泥之间松脱一些,才终于能“啵”地一声拔出鞋来。

直到后来读到那首《雨巷》,多美的一首诗啊,带我走出了童年那条泥泞狭窄的小巷。我开始怀想小时候的那把油布伞——它是否也近似于诗中的“油纸伞”?我也开始重新描摹记忆中的自己:我是不是也曾是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那个时候爱写诗,写散文,笔下调子总蒙着一层薄纱般的淡淡的轻愁。奇妙的是,就在这书写之间,内心的雨季竟渐渐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也痴迷于古典文学,在唐诗宋词中认出了自己。在那个内向、文静甚至有些拘谨的外表下,我在心里把自己活成了李白,不仅仰慕他“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潇洒不羁,也向往他与月对饮、与友论道的酣畅豪情。我开始喜欢安静思考人生,也渴望与人阔论,畅谈所悟所思。虽沉默于外表,却澎湃于内心,在精神的江湖里纵情遨游,借由交流与遐想,触摸天地古今。

此去经年,几经浮沉。如今最爱已是东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生命的雨巷依旧还在,但伞下的心,早已不再是那一朵湿漉漉的愁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雨,又下起来了。 我站在巷口,望着青石板路上跳跃的水花。这条巷子我走了二十年,每一块砖石都刻着时光的纹路。雨水顺着...
    青山依旧w阅读 754评论 0 2
  • 雨,总是下得那么突然。清晨推开窗,便看见湿漉漉的街道,泛着青灰色的光。我撑开那把用了多年的黑伞,走进这条熟悉的小巷...
    苏祁_618c阅读 606评论 0 4
  • 教育科学学院 23学前本 吴光涛 2023404071 雨是下得极密的。我走在这条窄巷里,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早已被雨...
    f56b47cd12e1阅读 559评论 0 1
  • 梅雨季节的江南总是被黏腻的雨丝包裹着。沈知意撑着一把竹骨油纸伞,青灰色的旗袍下摆沾了些泥水,她站在胭脂巷口,看着巷...
    Aurora_憶阅读 606评论 0 2
  • 元祐三年夏,汴京的雨裹着槐花的甜腥淅淅沥沥下了三日。沈砚之倚在雕花木窗前,看着檐角垂落的雨帘将朱雀大街晕染成一幅水...
    积极的白白阅读 4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