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越往高年级,越不爱举手发言。课堂上每次抛出一个问题后,只能看到稀稀拉拉的几只手举起,关键是每次都是那么熟悉的那几个人。为了改变这样情况,我也是想了各种办法:
1.奖励发言的同学:结合班级优化大师积分制度,发言正确的同学 课后加2分。
2.随机叫学号,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要思考,因为他们都有可能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当然也增加了我自己的认为因素,有时候会专门叫上课走神的学生的学号)回答不上来的孩子,会惩罚在延点自习时给大家分享必读书目中他喜欢的人物或者印象深刻的情节。
3.孩子长大了,越来越在意同学的目光与评价。有的同学不敢回答问题的原因是,只要回答的不够准确,会有同学嘲笑,被嘲笑后觉得颜面尽失,再也不想回答问题了,所以我就再三强调,无论同学回答对错,不可以起哄和嘲笑,嘲笑别人的同学以后每节课必叫3次以上回答问题。让课堂充满安全感,学生也就不怕答错了。
4.训练学生胆量:有的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主要是因为胆小。而我们校有很多让孩子们展示的机会,就给这些胆小的同学多一些锻炼的机会,当他们可以勇敢的站出来时,就多表扬他们的勇气,多奖励。平时需要听写词语时或者晨读组织时也会有意识的多叫这些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孩子。
同时结合小组竞争、同桌竞争等方式,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虽然举手发言的孩子不是很多,但是终于不再是那几个熟悉的身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