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与能力:智慧的双翼
人品是方向盘,保证你走在正道上。能力是发动机,推动你不断向前。缺了任何一个,都跑不快,也跑不远。两者兼备,方能行稳致远。
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巧匠叫鲁班,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墨子》一书中记载了另外一个小故事,展现了他人品的另一面。
有一次,鲁国国君命令鲁班用竹木制造一个巨大的鹊,做成后,这只鹊能借助风力在空中连飞三天而不坠落。所有人都惊叹鲁班技艺之高超,认为这是天下至巧。
鲁班自己也颇有些得意,但墨子却对他说:“你造的这鹊,还不如普通工匠造的车辖(车轴上的关键卡扣)有用。车辖只需三寸木头,片刻就能做好,却能承载五十石的重重。做出来的东西,对人有利,才叫巧;对人没利,只能叫拙。”
鲁班听后,沉默不语,深感折服。说白了,能力要用在正处,要服务于人,这才是大智慧。
英国散文家罗斯金说:“只能做好一件事的人是匠人,能怀着爱心做好一件事的人才是大师。”这句话也点出了人品与能力融合的境界。
光有能力,你只是个熟练工。只有当你怀着对工作的热爱,对使用者的负责去做一件事时,你才能达到“大师”的境界。你的作品才会有灵魂,你的工作才会有价值。
人品确保了你的能力不去作恶,而是行善。能力则让人品有了落地的力量,不至于空谈。两者结合,你才能既“把人当事”做得真诚,又“把事当人”做得漂亮。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稳固的立身之本。
说到底,“把人当事,把事当人”这八个字,是一种深层的修养,也是一种实用的智慧。它要求我们外圆内方,对人,有原则,有方法,有尊重。对事,有担当,有温度,有敬畏。
你的人品和能力,是实践这一切的资本。慢慢修炼,把这智慧融入骨子里。你会发现,路越走越宽,事越办越顺,心也越来越安。
这,或许就是我们能为自己备下的,最好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