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我们大脑中的新皮质都在学习这个世界的模型,基于这个模型进行着预测,如果有错误,它就会去更新这个模型。
2.信息被存储在皮质柱中,新皮质中的这个基本的单元叫皮质柱(它负责储存和建模)
3.大脑分为旧脑和新脑
「新脑」怎么学习知识:预测ー验证ー共识。
4.成为任何领域的专家,你需要一个好的参考系,或者说一张好的地图。
5.Connecting the dots.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非常多的体验和事件,最终不同的就是我们怎样把这些事件连点呈现。我们形成怎样的参考系和地图,而正是我们每个人脑中完全不同的地图,最终支撑着我们做出了不同的决策。
6.思考是运动的一种形式。我们通过运动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感受来对世界建模,来形成我们内心的知识。
7.我们人是通过运动来学习的,思考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这些知识是用模型的方式去存储的。我们有很多的模型,然后我们利用参考系来存储知识。各种模型通过投票达成共识,形成最终的预测和结论,这就是人类智能的奥秘。
8.思考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要想记住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需要在你的意识里停留足够长的时间。eg:做笔记真正重要的是记录的过程,这个过程引起了你的思考,把这些信息注入了你的意识。
9.平静,是认识到这个世界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
10.网络极化:每个个体对世界的认知,他感受到的这个世界的模型是受限于他所能造访的地方和他所能遇到的那些事情的。
网络的普及,好的方面:它帮助我们获得了以前很多都没有办法直接获得的体验,知道了很多以前没有办法知道的东西。
坏的方面:它让我们对很多我们原本根本不了解的事物有了自以为无比正确的认识。
社交软件点赞时间线算法。所有的这些不断让我们浸泡在支撑自己观点和想法的牢笼里不断地强化,把我们困在我们已经推开门的那一个房间里。让我们误以为这就是全部。
11.意识:有一些受到关注的信息最终进入意识,并且可以向他人表达的一种状态。
直觉: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我们不需要思考就得出的结论或者做出的某种行为。
12.我们脑海中的这些所有的决定都是由我们的基因,我们生命的历程,我们过去走过的路,看过的书,遇到的事情,所有的存储在我们新皮质中的那些模型所决定的。
13.为什么我们总道理都懂,仍过不好一生?只有经历得足够多,大脑的模型才更准确,才能有更好的参考系.
14.意识的三大作用:总结、表达、创造.
碎碎念:这一期好难懂,提到的书籍也非常多,再次感叹孟岩的阅读量。如果不是静下心来听,而是边做家务边听就容易觉得枯燥跟不上而放弃。希望下次温故而知新吧~2025新年的第一个播客笔记,希望今年能像孟岩结尾所说的:生命是一场无尽的探索,未来无人知晓。愿我能有所发现,愿我能用心感受每个生命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