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参加全国教学创新大赛,创新的内容是采用积分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评委给出的意见是,积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如果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更有意义。当时我对这个评语不太服气,因为我看到使用积分制以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自己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但通过这次比赛,我开始持续而广泛地关注学习动力,包括观察自己的孩子、家人的孩子、其他学生等众多群体,从而对动力有了更多的思考。
今天读乌尔里希·波泽尔的《有效学习》一书,开篇第1章就谈到动机,内容简直太棒了。
①价值感和意义是人类创造的本能。
昨天我们去深圳湾公园游玩,我很喜欢这个公园,以后也会经常回忆。我赋予这个公园的美好意义,不仅仅是公园风景好,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一起在长凳上吃水果,一起依在栏杆上拍照,一起手挽手散步,这些和自身有密切关系的经历。对我来说,深圳湾公园已经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场景。
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感兴趣?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内容,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就是把所学的内容和自己发生联系。
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克里斯·霍里曼,每台电脑上都安装了数据统计分析的软件,没有这些软件,他就没有办法完成和发表任何一篇论文。但是他的学生们却认为统计学太枯燥,对这些内容的学习牢骚满腹。为了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他让几名学生写一写统计学在哪些方面与他们的生活有联系,初衷就是帮助学生发现统计工具的价值。研究人员会问这些学生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例如,“我们以前在生活中使用过统计工具吗”“你们想象一下护士销售员或者职业经理人在哪些方面可能会用到统计工具”…每个学生都写了一两页,结果非常明显。通过描述自身与统计学之间的联系,学生们都增加了对统计学的兴趣,成绩也提高了一个等级,从C中达到了B中。换句话说,通过向学生们解释统计学对他们将来职业、爱好、家庭的意义,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这让我想到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每个学期的第1次课或者每一节课一个重要的内容,一定要设计如何让学生认为这门课或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有意义,有价值。
②人们需要自己发现事物的意义和价值。
价值感是一个人自身对事物的感知,对知识与技能的感知,是在所学知识与自身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霍利曼教授认为价值感是一种机制,他的工作方式是促使人们思考“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
以上叙述的关键词是“自身”,自己认为这些东西的价值,而不是老师认为。
这让我想到每一学期的第1次课,我都会给学生讲授这门课对他们以后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明白这种做法大错特错。
单纯告诉人们某些事物很重要,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威胁或者过度干涉。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这个知识如何重要,对学生以后有什么作用,只是老师认为,不是学生认为。如果学生不这么认为,或者没有意识到他的重要性,那么这些说教就是一种威胁和压力,而不是动力。
想想,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孩子做家庭作业、复习备考…老师和家长不停唠叨的是什么呢?是不是“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考不上好大学、过上高品质的生活…”这一类的话?现在明白了这些不是意义和价值,而是威胁。
那应该怎么做呢?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或联想,或者在生活中应用。
③优秀应用案例。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有这样的魅力,如果演讲题目与马尔代夫有关,像克林顿这样驾轻就熟的演说家,一定会问问听众有没有去过马尔代夫,如果演讲内容涉及战争冲突,他会问问听众有没有亲戚曾在军队复议,如果谈论类似IT工具这样的话题,他可能引导听众想想自己所使用的电脑。这是优秀的公众演说家,如何将他的演讲材料与听众发生联系。
④生活和教育中的应用。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要想让孩子们对学习感兴趣,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想办法让学生亲自去体会这件事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说教威胁。家长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尝试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小学生学了数学就让他用数学知识来买菜算账,大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去兼职等。
只可惜了解知识这些太晚,回想孩子上大学不让出去兼职,让她好好学习,结果是对学习没有兴趣,直到工作才有好转,真是愚蠢。
还好,以后教学中要做好这方面的设计,让自己的学生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