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科举考试时,再次落榜了,而且被学台“悬牌批责”。
原来每次考试后,主考官都会挑几篇文章出来,作为范文。当然,有正面范文,也有反面典型,曾国藩的这次考卷就被当成了“反面典型”。主考官说,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没讲通,大家要引以为鉴。
这让曾国藩收到了非常大的打击,但是并没有气馁。他坐在书房里,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要找出失败的原因。
他总结原因如下:
1、自己太笨了;
2、父亲曾麟书对自己的教学在方法有问题。导致他写出的文章呆板无灵性。
针对这两个原因,他决定通过更加的努力去弥补自己的笨拙,同时他把自己的文章和他人的同题作文逐股对比研究,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接下来,他就主要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大功夫。
终于他第七次科举考试时,中了秀才。接着第二年又考中了举人,再过三年考中了进士。那一年他才虚岁28岁。中了进士之后,曾国藩满参加了选拔翰林的考试,又高中翰林。从而开启了在京城为官之路。
后来曾国藩说过:“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意思为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他认为作为一个笨人,下笨功夫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第一,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第二,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多,总是失败,因此“逆商”也就是逆境商数比较高,抗打击能力特别强。
第三,笨拙的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做事不留死角。
可以说“尚拙”是曾国藩一生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