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班的源起:同一个问题解释了很多遍。顾问老师建议把杨老师对董老师理念的思考及成功经验的总结,给他整成一个深耕课程。以后如果在有家长在咨询,方便家长听这样的课程。 第二个出发点:很多家长在听完《爱与智慧》《爱与教育》课之后,由于家长的背景知识,或者当时情绪紧张焦虑,或者环境影响,有一部分人对董老师的教育理念,产生了一些误解。
①、杨老师这么多年一直在做一个解释者。特别不希望家长误解董老师的理念。
②、实践者。对董老师的理念,在实践层面一些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自己走过的弯路。不希望家长在走了。
③、传播者。通过深耕班这个平台,有更多的父母认识并了解董老师的教育理念。同样这儿也是加油站。在深耕班级群里面,对遇到困难焦虑、无助、迷茫的父母,大家都会伸出友爱的手给到温暖、关心和鼓励,一个没遇到过坎?大家互相支持。
深耕班到底在讲什么?一班、《教育不似你所见》①、紧扣问题讲的,针对问题往深度挖掘。挖掘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如果教育孩子仅仅是盯着行为,改行为,那得有多困难。甚至越改孩子的毛病越多。比如:孩子不上学了,我们真正要解决的不是在形式上走进了学校,而是导致他不上学的原因,找到孩子真实的困境。才有可能把孩子领出困境。
②、问题背后的价值。每个问题背后都有正面的价值。二班、《中国式父母教子成功之路》,每个时代对人才的定义都不一样,这个时代生态文明下,我们的孩子,人才的定义及培养方向,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时代什么是人才?是你上大学了,有文凭了,就是人才吗?按照这个方向,我们该怎么走?二班给出了教育好孩子的有效路标和规律。 三班、《进阶父母4.0》,新时代生态文明下怎么做好父母。我们想培养优秀的孩子,首先我们得配得上这个孩子。
这个时代好父母的定义、标准以及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比如:情绪管理。看着孩子爱不出来咋办。都希望教育好孩子,那么你有能力提出问题吗?我们每天都在思考,那么思考背后还有什么目的在支配着你? 四班、《遇见更好的孩子》,教育孩子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费一个志?观念上有问题,会导致一系列的教育观念偏差,4班的重点是修复概念。如果认知是模糊的,教育孩子的方向就是模糊的。如果概念是精准的,必然导致精准的行为产生。针对个人成长做一些必要的概念修复,帮助我们遇见更好的孩子。五班、《春风十里不如你》,讲的是情感修复。有些爸妈在自己的童年,有过创伤,还有的爸妈没有被父母爱过,例:爸妈想爱孩子,发现爱不出来?弗洛姆:"如果你有,怎么爱都有,如果你没有,你给孩子什么都没有"。因为我们教育对象是有情物种。所以爸妈的情感也需要去修复。六班、《问题就是指引》,重点讲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孩子有拖延症,天天玩手机,在群体当中被边缘化,单亲、多子女、双胞胎家庭怎么教育孩子?扣着问题深度挖掘。然后创造性解决问题。如果遇到问题,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很难解决,我们需要高于这个问题,高于这个的维度,创造性的解决。
如何学习落地深耕课?(一)、扣着博瑞智的《爱与教育,爱与智慧》来学深耕课,从①科学②哲学③伦理道德④在实践层面(能否行得通)。在某一个点上往深处挖。注意 一定要扣着董老师的理念来学习。(二)、①、从经验层面讲了很多自己当年是怎么落地董老师的理念的?但这是杨老师的经验,不是我们的,深耕班后面一个作业,是把杨老师的成功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②、分享。建议夫妻之间及跟其它人讲一讲,认知过程的不完整,会导致认知阻断,我们学不好。深耕班的课已经挖得够深了,我们需要的是向外输出。我们实践、分享输出的过程,就是完整认知的过程。它会减少我们理解偏差。一个完整的认知:①输入。②输出。
(三)、①、关注班级群里成功经验的分享(并多交流,让你的经验,你的智慧,在深耕班级群里流动起来)。
②、要独立思考。希望爸妈成为孩子的成长教练、人生导师。有力量的陪伴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试着让。自己静下来,沉下来,去焦虑。进入生活,进入教育,进入当下。
一、在学习一个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意识。二、把学习变成生活方式。三、在知行关系里,不断的推进。从知道到做到,需要我们深知深行。(四)、努力把他人智慧变成自己的经验。(五)、通过深耕,实践,成为一个好教练,一个生活家,一个有审美能力的美学家,成为一个快乐的幸福的人,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