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翻开这本不算厚的心理学入门书籍,我感到我似乎与书中的蛤蟆先生产生了重叠:蛤蟆先生仿佛就是我自己。
书中的蛤蟆先生原本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他有趣逗乐受欢迎,拥有不菲的遗产和很多朋友。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突然觉得很空虚,人生似乎没有了意义。于是在朋友的催促下他去看了心理医生,获得了收获和改变,我也一样。
心理咨询是自发过程
蛤蟆先生第一次去心理咨询时的反应和我当初听说要看心理医生的反应类同:我们是不大情愿的,蛤蟆先生是为了取悦朋友,而我是为了暂时摆脱父母。但首次咨询的不大顺利让蛤蟆先生和我都明白了心理咨询是自发的、自愿的过程,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只有靠我自己心甘情愿的去做才能完成。
武志红老师在圆桌派里说:“一个会去看心理医生的人,说不定他的心理发展水平还不错,真正有问题的,可能他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在我父母不断指责我有心理问题时我曾坚信我是正常的而父母才是有问题的,现在想来似乎当时的双方都存在很严重的心理认知问题,如果当初真的去寻找到如书中的苍鹭一样的心理咨询师,或许我和我的父母都会得到极大的救赎。
顺从行为产生与影响
蛤蟆先生小时候也经常被父亲责骂,并由此感到难过、悲痛,认为自己十分悲惨,即使现在成年了,父亲已经去世了,但这种情绪带给他的影响仍挥之不去。他似乎总是处于“悲伤的儿童状态”,而没办法去审视自己,去正确的看待自己的情绪。这也告诉我们,一旦我们的眼光始终向外,而没办法面对自己,那么我们极有可能出问题。
既然问题出在童年,那么回忆童年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咨询手段。蛤蟆先生的童年几乎没有快乐可言,父亲严肃,母亲顺从父亲,于是蛤蟆先生总是处于一种被打压的状态。而面对父母我们无力反抗时便会选择“顺从”:
1、因为不被认可,所以蛤蟆先生极度想要取悦父亲
2、因为害怕父亲生气,所以蛤蟆先生不断向父亲道歉
3、父母的强大与专制,使蛤蟆先生在不断的顺从中产生了依赖
这种“顺从行为”的存在会阻碍我们“长大成人”,蛤蟆先生成年后的行为与童年的行为极其相似,这说明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为很大一部分是从童年学来的。
愤怒的不同表现
蛤蟆先生在医生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建立对自我的认知和学会了自我思考,甚至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为什么我不会愤怒?”看到这里时我也发现了我与蛤蟆先生的不同之处:我可太会愤怒了。
蛤蟆先生的父母是严肃的,同时对蛤蟆先生又是仁慈的,所以他对父母的感情很复杂,他恨着他们却又爱着他们,所以面对父母时他释放愤怒的方式是郁闷、厌烦甚至退缩等这些表现较弱的情绪,这些情绪在很多情况下是瞬时性的,也是不会被放在心上的,所以蛤蟆先生认为自己“不会愤怒”。
而我的愤怒表现为强表现形式:叛逆,这就不得不谈到我的共情能力,相较于蛤蟆先生较强的共情能力,我不太能感受到父母对我的爱表现在哪里,我的弱共情使我在遇到被冒犯的情况时会据理力争,而不是靠谈情感去维系双方关系,这就是我父母口中的我的“叛逆”。
输了游戏才是赢家
面对比自己优秀的獾抢走自己所从事的职位,蛤蟆先生将自己的委屈和愤怒倾诉给医生,却得到医生“这是在玩plom游戏”这样仿佛玩笑话的回应。plom是poor little old me,即可怜弱小无助的我。在进行这种游戏时,我们会无意识的将自己放于输家的位置,并偷偷配合对方与对方共谋给自己“制造不快”。输了游戏,却能给对方制造一种负罪感,能把自己塑造为“受害者”的角色,并能在生活中不断固化这种形象,即输了游戏的才是赢家。
也就是说是我们自己去选择了成为“受害者”这一角色,去选择了产生“不快”这样的情绪,相比于为自己的不快去怪罪别人,不如选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才能进一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感悟
蛤蟆先生最后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给自己的人生预设一个剧本,也不必去扮演一种受害者的人设,在清晰的了解自己后,他明白自己对情绪和命运都是有主导权的,并且有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处境,他才能真正进入“成人状态”,才真正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与蛤蟆先生相似的我们,同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