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耐力是一种智慧。
“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挑夫一样挑着重担在无路可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牙,艰难地跨出带着呻吟的步子,向前走。
没有坚持,就没有生活;没有坚持,就没有经历。
2、趁着年轻多做事。
趁着年轻多做事,要找准方向。一般来说,就是争取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一些,比如,“做一个受学生欢迎与尊敬的好教师”,就句式很好的目标。特殊地说,就是争取在学科领域内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做一个课堂艺术研究的能手与专家”,就是极其明确的奋斗方向。
趁着年轻多做事,要抓住时间。年轻的时候抓住了时间就等于充分发挥了“精力”的价值。“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时光虽好,精力不济了。
趁着年轻多做事,要注重方法。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思想方法至关重要。比如说“扬长避短”就是一种思想方法,“突出重点”就是一种思想方法,“形成特色”就是一种思想方法,“人无我有”就是一种思想方法。有了正确的方法就有了正确的策略,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多做,如何去做好。
3、练好四项基本功
一、练好研读教材的基本功。
教师必须有耐心训练自己研读教材的基本功,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的基础。
研读教材一定要依靠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要立足于自己的勤苦钻研。精读、深读、细读、领会、赏析、体味,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进行品评欣赏,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秒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韵。对每一篇课文,我们都要细细地咀嚼,都要深深地钻研,力求发现其深刻奇美之处,以求教学中的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教师读好了教材,读透了教材,读出了教材的味道,就给学生带来了教学的福音。
二、练好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功。
常常有人说,“教什么”远远比“怎样教”重要。这其实是一种偏执的说法。不研究“怎样教”,不是与时俱进的做法;语文教学,必须摒弃原始,崇尚现代。“教什么”与“怎样教”同等重要。
教学手法的研究,是提高教师“怎样教”教学水平的研究。教学手法,就是让课堂教学在某一细节、某一步骤方面能够具有文趣、具有情味、具有美感、具有诗意的教学技巧或方法。
为了适应在课标背景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要着力研究一些常用的基本手法。如朗读手法、学法手法、讨论手法、赏析手法、讲析手法等。
手法高妙的语文教师,教学范围、教学效果一定高人一筹。
三、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
一般而言,中学的作文教学面临着两个大的问题。一是教材上没有指导文字,二是教学手法单调。指导,是写作技能与构思方法的指导。
作文教学,弱在教师这一边,弱在教师备课不精致、提炼不到位、指导不得力。所以说,语文教师应该也必须练好作文指导教学的基本功。
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能够精选范文,提炼规律,指导到位。范文的重要作用在于显现形式、表现模式、突出规律。
文章的形态是通过“模式”表现出来的。熟悉了文章的一些写作模式,知晓了文章的一些表达规律,习作者就 可以进行模仿,进行化用,进行改进,进行创造。日常教学中,我们之所以注意对经典范文的学习,就是因为它们主要在语言与模式两个方面闪耀着光彩。
四、练好科学地指导学生复习应考的基本功
考试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这里面有精深的学问。“磨炼”我们的要点有三个:1、如何精于考点提炼,2、如何善于训练指导,3、如何巧于计划安排。
这三个要点,每一个都可以让我们升华认识、优化做法。深入进行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真正尝到科学备考的甜头,而我们的学生,也就有可能离开辛苦无边的“题海战术”。
每位语文教师,一辈子都需要习练这四项基本功。
路途漫漫,交易无涯,让我们翻山越岭,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