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桓公以后,鲁国的政治一直被三桓操控,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到季平子的时候,摄君权,其权势达到顶峰。季平子死后,其家臣阳虎篡权,季桓子联合三桓赶走阳虎,夺回了朝政大权。5年以后,叔孙氏的家臣侯犯再乱,鲁定公于是任命孔丘为大司寇摄相事,三桓与鲁国公室的权力斗争此时处于胶着状态。
孔子执政期间,有一位父亲把儿子告了,孔子就将其儿子拘留关了起来,三个月过去了,孔子也不判案。这位父亲于是请求撤回诉讼,孔子直接就把他儿子释放了。
无独有偶,王阳明初任庐陵县令的时候,这个县讼事成风,王阳明就采取了三字诀“限拖变”。“限”,制定告官的条件,比如一事一告,状子不能超过60个字等;“拖”,那些冲动告官的,慢慢就主动撤回了;“变”,一是完善政策制度,便民惠民,二是采取各种办法对百姓进行教化,形成良好民风民俗。
季桓子听说了这件事,很不高兴,说:“这个老头把我骗了,他曾对我说:‘治理国家一定要用孝道。’那么现在,他应该杀掉一个不孝之人来让那些有不孝行为的人感到耻辱,可是他却把那个不孝子放了。”
冉求把季桓子的评论告诉了孔子。孔子感慨地说:“呜呼!如果当权者犯了错误,百姓能够把他杀掉吗?当权者不致力于教化民众,这是他们的过失,但他们却只会决断百姓的诉讼案件,这与杀害无辜的人有什么区别?”
孔子进一步分析说,三军打了败仗,不可能把将士们都杀掉;国家混乱,诉讼纷争频繁,不可以轻易动用刑罚,因为罪责不在民众。
国家政令废弛导致国家混乱却对百姓严加惩处,这是残害百姓。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季节,但现在国家征收赋税,却不遵循季节变化的规律,这是暴政;不对百姓进行教化,却强求他们办成事办好事,这是虐待百姓。
政令严谨、征税有节、教化有道,然后才可以实行刑罚。
《尚书》云:“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曰未有顺事。”意思是说,即使是合乎道义的刑杀,也不要立即执行,我们只能说我们自己还没有把政事理顺。这是告诉我们,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教化先行。
所以,古代圣王向民众公布治国之道,然后身体力行。如果国家还不能实现大治,就重用贤人来发扬光大治国之道;如果国家还不能实现大治,就罢免那些无能的人来增强治国之道的权威。这样,最多三年,百姓就会顺从教化,从善如流了。如果还有奸邪的人不顺从,就要用刑罚来处置他们,这样,百姓就知道什么是犯罪了。
《诗经》上说:“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庳,卑民不迷。”这句话出自《小雅·节南山》,这首诗歌的主题是讽劝周幽王的权臣太史师尹的,他执政不平,又不能身体力行。
大意是说,高贵的太史师尹大人!你可是大周王室的根本,执掌国家大政方针,四方安定靠你支撑,天子需要你辅佐,老百姓才能不迷失方向。地位崇高却不能发挥作用,刑法制定了却不能实施,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孔子说,鲁国的社会现状是,治国之道混乱,不能教化百姓,刑罚繁多,民众迷失方向而堕落,统治者就设法进行制裁,所以刑罚越来越多,而邪恶的事情并没有被压制。
三尺高的河堤,空车也拉不上去;而载重的大车却能爬上百丈的高山,为什么呢?因为山坡比较平缓。人不能翻越几丈高的围墙,而小孩却能登上百丈高山游玩,这也是山坡比较平缓的缘故。
孔子说,现在,国家的政令已经废弛很久了,怎么能让百姓不越轨吗?《诗经》上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焉顾之,潸焉出涕。”周朝的治国之道平坦地犹如磨刀石,笔直的就像利箭。那是君子践行的大道,是百姓注视的榜样。现在回首周朝的统治,多么令人留恋,不禁潸然泪下。这不是太不可悲了吗?
鲁国最早是周公旦的封地,鲁桓公以后,三桓专权,传统的礼教遭到严重破坏,国势日颓,在齐国和晋国之间苟延残喘,孔子痛惜不已,所以一旦掌握了鲁国的权柄,便积极主张教化先行,以图恢复周礼。
《诗经》云:“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看日月迭来迭往,思念是那样悠长。道路相隔真遥远,何时才能回家乡?这里用妻子对征夫的思念之情,比喻周朝的礼制还有希望回归吗?孔子表现出了谨慎的乐观,他说:如果大家都推崇周代的治国之道,何愁它不回归呢?
可惜孔子势单力薄,鲁国的局势已经积重难返,沉疴难起。所以,孔子在临死前不禁涕下而歌曰:
太山坏乎!
梁柱摧乎!
哲人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