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爱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罗汉果味


分享人:芍药

时间:2023/01/02

分享天数:239


《古文观止》之《石碏谏宠州吁》,主要讲的是大臣石碏实在看不下去卫庄公对嬖人所生的儿子州吁的宠爱,然后去劝解的故事。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往下看。同时文尾还有彩蛋,不要错过喔。


卫庄公宠爱的州吁是一个姬妾生的儿子,喜欢玩弄武器。喜欢武器的人,不是发起内乱,就是对外发动战争。而卫庄公也不管他。


石碏劝说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费纳于邪。”

教之以义方,主要体现在“义”“方”。什么是义方呢?

义就是知对错,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合理的;方就是守规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回顾我们现在很多的父母,教的是什么?如何考高的分数。如何做好卷面题。

全家人有什么好的都要给孩子,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心情和情感可以理解,但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

石碏也说到了“骄、奢、淫、佚,所自邪也”。骄傲、奢侈、纵欲、逸乐,这些都是走向歪门邪道的开端。

那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呢?又有什么区别呢?

区分就在于你的心,在你整个人的行动当中起的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正:也就是心可以管住五官、行为,也就是心能管住自己的欲望,你能够用你的心去统帅,管住你自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你整个人是合乎天理的。

邪:五色、五音、五味管着心,也就是欲望管着心。如果你被欲望操控了,你就会做很多很过分的事情。


宠而不骄,骄而不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过分宠溺孩子就会使孩子骄傲,宠而不骄是不可能的;骄傲必定会自大,就很难平心抑气;如果让你在别人面前低头,心中没有怨恨是很难的;如果心里有怨恨,还能控制住自己的人,简直太少了。

过分的宠溺孩子则会出现石碏说的“六逆”,即“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


所以宠孩子就是害了孩子。你是要做一个怎样的父母呢?


那如何做呢?想要做好父母,石碏说到的“六顺”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非常有意义。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这是古人非常了不起的智慧,凡事要有秩序感。

孔夫子也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个君主,不要整天去做属下的事。君主把自己的德修好,自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大家自然会围着你转。

老子也说过“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同样是在告诉我们: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不为,为而不争,顺势而为”

每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就行了,最要不得的是谁都没有干好自己的事。


心为人之君,人为天地心。

人是天地当中的那颗心,你在天地当中也是君王的位置,知止能管住自己。顺其自然,顺势而为。《道德经》中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就是在告诫我们:做事要有边界感。这也是万事万物发展,它本来的样子。


如果你做事情一定要逆势而为,你做的所有跟自然违背,结果都是不好的。

而这个事情的结果是:州吁杀死了自己的哥哥卫桓公,好武发起战争。兵败逃亡至陈国被杀。


所以还是那句话,要往长远看。你宠孩子就是害了他。


看到这里,我们父母究其要如何做呢?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


文末彩蛋:成语“大义灭亲”的典故出处


大义灭亲说的是石碏,石碏的儿子石厚一直和州吁混在一起,石碏多次劝说不听。后来当州吁兵败后,石碏给儿子石厚出主意说,你们应该去陈国借兵。石厚和州吁去了以后,石碏送信给陈国,陈国把二人抓住,石碏派人把两个人杀掉了。

很多人觉得石碏太没人性了,连自己的儿子都杀。其实如果石碏不杀石厚他们,结果是卫国一定不太平。别人也会杀了石厚和州吁二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