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蛇年的正月初二,原本天气预报说要下雨,可天空却格外作美,艳阳高照,温暖如春。下午,我踏上了去外婆家的路。外婆家门口的腊梅花开得正盛,其中一支腊梅虽已折断,但那折断处的花骨朵却竞相开放,那一道折痕仿佛成了它最独特的印记,彰显出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生机。
刚到外婆家门口,我便萌生出一个强烈的念头——我要写点什么,来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外婆家的房子已近40年历史,红砖红瓦的构造,墙体粉刷得洁白,搭配上鲜红的栏杆和吊楼,在儿时的记忆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喜气洋洋。小时候,我总觉得它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
最让我喜爱的,是外婆家门口的青石板台阶。这四级台阶不仅美观,寓意着四季平安,还承载着我们家几代人的记忆。在这台阶上,家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合照,它们见证了我们一代代人拾阶而上的人生历程。下雨天的青石板更是别有一番韵味,雨滴翩然而至的时候,我会坐在门口来观察彼此明灭的雨泡,同时还能感觉到雨水对青石板的冲刷,让青石板越来越清亮如新,有时候还拿上水桶来接来自天空的雨水馈赠,台阶两旁长满了麦冬,即使现在房子好多年都没人居住了,而麦冬如同看家护院的使者,依然四季常青,延续美好和生机活力。
外婆家门口的平地十分宽敞,面积很大,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活动空间。在儿时的记忆中,这里特别适合晒谷、晒花生、晒豆子等。平地边缘,一排错落有致的果树环绕着,有腊梅树、枇杷树、杨梅树、板栗树、桃树,还有梧桐树、四季青、苦槠树、樟树、桂花树等。它们在不同季节带给我们惊喜和美味,点亮了那个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也承载了我许多成长的印记。我曾爬上桃树拍照,在板栗树上摘板栗,在杨梅树上摘杨梅,这些经历丰富了我的生活体验。
外婆家门口的菜地更是让我难忘。那里的食材总是最新鲜的。外婆做饭时,常常直接从菜地里摘取青菜、香菜、大蒜叶,或是辣椒、茄子等,实现了从菜地到厨房再到餐桌的无缝对接。如今回想起来,那些菜肴的美味仍让我唇齿留香。外婆的厨艺仿佛自带背景音乐,她对茶戏情有独钟且无师自通。那时,厨房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耳边回荡着外婆哼唱的茶戏,那种味觉、视觉和听觉的立体感受,让我至今难以忘怀,此刻幸福感动的泪水就在眼眶中缓缓流淌。
外婆家的房子不仅精致美好,构造也十分独特。一楼有两间房间是专门的木地板房,实现了冬暖夏凉。寒暑假期间,我常来这里,享受着这份惬意。尽管外公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外婆也离开了3年,但这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家,在舅舅每年的修缮和精心呵护下,依然充满了能量。舅舅常说,他希望回到这里生活,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独特的布局、美丽的风景和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这里承载着与外公外婆的联系和传承的美好。
今天回到外公外婆家,去墓地拜年时,许多成长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愈发觉得,我需要用文字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片段。它们是我成长历程中的明灯,照亮了我内心的黑暗。未来,我还会写下更多关于外公外婆的故事。我越来越认同,生命的意义在于,尽管我们都会面对离别和死亡,但我们会在家人和亲人心中长久地活着,以一种温暖和传承的方式延续另一种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