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
【二九八】自家解化,一了百当
先生曰:「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译文】
先生说:“学习确实需要老师或朋友的开导点化,但不及自己所省悟理解的那样能一了百当,否则的话,即使别人点化再多,也没有作用”
释疑:
良知在吾心,所谓致良知是致自家的良知,故不能外求。心上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自明明他,一真一切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学问、修行关键要靠自己用心体会。
先生说“良知是自家家底”,自家家底,自己当然一清二楚,良知人人自有,圣人多不得一分,常人少不得一分。只因习染私欲障蔽不同,“心灵开显程度”有别,或朗日当空,或云光相映,或乌云蔽日,好在总有一线“灵光”,云难蔽日。良知本然,心心大同,不同在“所知”,“所知”非本知,打开“所知”局限,无限广大、无限包容、无量无边、无所不包,哪有“不同”?
迷时师渡,明时自渡,师渡当机,自渡时时,时时“去私”,事事“去蔽”,豁然而开,一觉自明,天地一觉,何来“别”见?无私无我,何来不同?
精讲摘要:
老师点化你,不如你自己解化。自己解化是一了百当,自己明白是最重要的,别人不可能一直点化你多次。自己解化是自己证出来的,修禅宗的自己证不出来,不让师父说,师父说了,自己就白干了。必须是自己去证,证出来是自己的,自家解化长自家的功夫。
批注:
①点化。为师友所解化。
②点化:指师友劝道而化。解化:指良知自知。
③参见《答人问良知二首》之二:“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间,痛痒何须更问为。”(《全书》卷二十)
参见黄宗羲《南瑞泉学案》:“先生故文成分房所取士也,观摩之久,因悟人心自有圣贤,奚必他求。一日质于文成曰:‘大吉临政多过,先生何无一言?’文成曰:‘何过?’先生历数其事。文成曰:‘吾言之矣。’先生曰:‘无之。’文成曰:‘然则何以知之?’曰:‘良知自知之。’文成曰:‘良知独非我言乎?’先生笑谢而去。居数日,数过加密,谓文成曰:‘与其有过而悔,不若先言之,使其不至于过也。’文成曰:‘人言不如自悔之真。’又笑谢而去。居数日,谓文成曰:‘身过可免,心过奈何?’文成曰:‘昔镜未开,可以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自难住脚,此正入圣之机也,勉之。’先生谢别而去。”(《明儒学案》卷二十九《北方王门学案》)
净心斋笔录
2023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