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真实性问题情境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步骤:确定问题情境的目标,寻找问题情境的原型,明确问题情境的类型,设计问题情境的框架,精修问题情境的呈现,组织问题情境族。
确定问题情境的目标。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设计指向素养,以及迁移能力的培养,而素养要建立在大概念的基础上,因为真实性问题情境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多元性和限制性,很难机械重复的使用现成的专家结论,所以只有理解了大概念,学生才能向专家一样思维,并创造性的解决真实性问题,在真实情境中激活并灵活运用知识方法和技能。因此,真实性问题情境围绕的目标是“大概念”,而不是“知识与技能”。问题情境要紧密围绕素养目标来设计,体现对大概念的理解,这样才能逐步达成素养目标。
寻找目标情境的原型。1 预定创设和原型改编。设计真实性情境更好的办法是“逆推”,我们称之为“原型改编”,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应用的真实场景和情景,在对真实情境做进一步的修改和打磨。2 寻找原型的维度和渠道。如何寻找问题的原型?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可以是现在,过去与未来,从空间的维度来看,可以使个人与社会。需要强调的是真实性问题情境不一定是真实的,尽管大部分真实性问题情境的素材来自过去或现在真实发生的事件,但也可以是符合现实逻辑的虚构未来。寻找原型的具体渠道可以使日常生活新闻报道,政策报告,研究成果,历史文献,影视文学等。
明确问题情境的类型。从真实性角度来看,问题情境是多种多样的,因为现实世界存在着不同类型的问题,所以需要人们发出各种不同的素养。在众人研究问题分类的基础上,综合“发现问题→确定问题→解决问题”。的问题,解决过程的差异和学习难点的不同,我们将问题情境分为四大类型——从真实性问题情境的构成要素来看,问题类型是根据任务的类型来定的。设计类(设计类的问题情境一般是有目标,有计划进行的创作活动,往往是用户导向的。)探究类(探究类问题情境一般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提出假设,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研究结论,包括试验,调研,诊断等。)决策类(决策类问题情境一般要求对影响目标实现的多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在对方案进行判断优选的基础上,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鉴赏类(鉴赏类的问题情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文学艺术作品进行鉴定和欣赏。)
设计问题情境的框架。问题原型常常是杂乱的,如果要将它用于学校场景中,我们还需要对问题原型加以整理,这就是设计问题情景的框架,关键要用元素来勾勒出问题情境的框架。 那么问题情境应该包含哪些元素呢?威金斯和麦克泰格给出了GRASPS模型来构建真实性问题,即目标,角色,对象,场景,产品,标准,这六个元素实际上就是在现实世界中的一个情境所包含的基本元素,因此借助这六个元素也可以还原现实世界的情境,而罗日叶则更多的从问题情境写作的角度提出了功能,背景,条件,任务,命令五个构成部分。综合学者们的观点,我们提出真实性问题境的三要素,即情景,人物,任务。
精修问题情境的呈现。当问题情境的框架设计完成后,可以进一步打磨问题情境,使之更加完善,可以用评价的方式对问题情境进行审查。
组织问题情境族。素养的形成往往不是靠单一的问题情境就能实现,情景越多越丰富形成的素养的可迁移性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