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即预备
杜威强调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长过程,在生长的每个阶段,都以增加生长的能力为其目的。他认为把教育建立在“预备说”的基础上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1、丧失动力,因为将来缺乏紧迫性和可见的形体,这是抛弃已有的力量,而在模糊的机会中寻找动力;2、助长犹豫不决和拖延;3、用传统一般的期望和要求替代受教育者个人的特殊能力的标准;4、预备的原则使人不得不极大地求助于利用外来的快乐和痛苦的动机,不得不诉诸各种惩罚或奖励。
应该把全副精力一心用于使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这是绝对重要的。
教育即展开
这种教育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福禄贝尔和黑格尔,认为人类禀赋着绝对纯全的理性,教育就是将这种理性由内而外地开发出来;发展不是被看作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而被视为潜在能力向特定目标展开。发展和进步都被视为只是过渡性质的,它们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这种观点是生活准备说的变种。
福禄贝尔承认儿童天赋能力的重要性,他把发展理解为现成潜伏原则的展开,偏重抽象的象征主义。
黑格尔认为,伟大的历史制度是精神的理智教养的积极因素,他把种种制度按照它们的具体状况排成逐步向上的阶梯。和制度相比,个人没有精神的权力;个人的发展和教养在于对现存制度的恭顺同化。教育的本质是顺从,而不是改造。
教育即官能的训练
杜威认为人的各种能力是天赋的主动倾向与某些材料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的发展与生长是人的心理与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生长不能离开社会背景独自进行。
无论是语文还是英语,生词的识记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什么乐趣可言的事。但是用字源识字法,还有在语境中识记,我这两年在听写的时候将几个词组合成一个句子,学生边写边笑,词的意义就认识了。不要机械训练,要有意义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