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中的感悟

今天是星期一,新的一周又拉开了序幕,忙碌的节奏也随之开始。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按时吃了早餐。上班时,周一早上的会议不能耽误,会议的内容和主题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主题内容离不开的是稳定与发展。当然,每一次会议的感受都不尽相同。

不过,周一总让人觉得有些特别,仿佛一切都在重新开始。今天是小暑的第一天,早上的天气还不错,不算很热。上班、开会、工作,还有学习和写作,这些看似平常的事,对于刚刚经历一段特殊时刻的自己来说,竟然有些陌生。曾经习以为常的“正常”,现在反而让我觉得有些点疏远。当那些日常重新回归时,仿佛人生又翻开了新的篇章。有些事在开始,也有些事在结束。

上周末我外出度过了一段时光,经过两天的休整,身体状况也逐渐恢复,这一周也算是一个新的起点。

这两天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本“鸡汤”类的书,但翻看后才发现,它其实更像一本具有指导意义的作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事情时,要用清醒和理智的心态去处理那些原本认为“不好”的事。而所谓的“好”与“不好”,它们之间的界限到底是什么?这本书也引发了我对“好”与“不好”关系的思考。

其实,这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处境。我们需要通过交流,去认识和理解一些概念。在现实中,我们总是在“好”与“不好”之间徘徊,但这些所谓的“好”与“不好”,其实只是我们对待事情时的一种态度。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位母亲正在为孩子准备早餐,倒了一杯牛奶。就在她忙碌时,孩子起床有些晚了。母亲正准备去叫孩子起床,这时家里的猫突然把牛奶打翻了,桌子上一片狼藉。看到这一幕,母亲情绪一下子上来了,对着孩子大声吼道:“如果你早点起来,现在牛奶早就喝完了,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也不会因此耽误时间!”孩子一下子愣住了,不知所措。

这时,父亲看到了这一幕,心想:我必须做点什么,否则全家一天的好心情都要被破坏。于是,他走过来,接过妻子的话,说:“亲爱的,你每天早上起得这么早,还为我们准备了这么丰盛的早餐。现在已经不早了,你赶紧去上班吧,剩下的事情交给我。”说完,他把妻子的包递给她,并送她出了门。

等妻子离开后,父亲转过头对孩子说:“孩子,这个世界上,妈妈是最爱你的。你看,妈妈这么早起来为你准备早餐,只是被猫打翻了。妈妈生气,其实是气猫,并不是在怪你。”

孩子听了爸爸的解释,渐渐从被妈妈责备的情绪中走出来,背上书包去上学了。丈夫收拾好打翻的牛奶和餐具后,也赶去上班。

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其实,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多样性和多面性,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如果一件事发生后会引发连锁反应,我们当然希望它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被情绪牵着走,第一反应往往是负面的。当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接纳时,反馈出来的也依然是负面情绪。情绪的叠加让我们难以走出来,最终的行为和结果也常常不如人意。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努力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就像那位丈夫一样,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调整,让事情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这种处理方式,正如书中所说,要建立“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的信念,然后在接受和思考中掌控局面。

当我们拥有这样积极的心态时,面对各种事情都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这样一来,事情往往会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当然,即使事情没有如愿,只要我们付诸行动,这些行动也会带来相应的结果。积极的行动,必然会带来积极的变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