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3心境不等于心情

一、心情与心境的区别

比如:看到大海波涛澎湃的时候叫心情,那么大海深处的平静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心境。所以我们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用心情去生活和学习。

我心情好了就去上学、写作业、读书;如果心情不好,我就不上学,不写作业,不读书。目前很多孩子也包括家长都处于心情的生命状态,并没有进入到深层次的心境状态。

而心境才是影响人最大的最本质的部分。因过去太长时间,没有让孩子找到家庭的归属感,也没有让孩子找到学校和学习的归属感,因此孩子的心境是混乱的。

二、插入实验

1、实验意义

心理学有个很有名的实验,为现在很多孩子造就了一个深度学习的可能。这个深度可能就是让孩子有心境的状态----父母给到孩子家庭归属感,学校给到孩子学习归属感,就是让孩子在父母身边感觉很踏实,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也是很踏实的,不会受到外界更多的干扰,即使有些干扰,孩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学校完成一种合作和对接,让自己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

2、实验过程

“让三个孩子玩拼图”的实验----给第一个孩子一个拼图没有做要求,也没说话,这个孩子拿到图就开始拼;

给第二个孩子拼图前先给孩子穿了一件T血,孩子的T血上写了一个数字---3;

给第三个孩子拼图前,先给孩子穿了一件T血,孩子的T血上写了一个词---“蓝队”

这是个很微妙、很有趣、很好玩的实验---在孩子拼图的过程中的表现、速度和质量---结束后,发现第三个孩子拼的是速度最快最好----结束后,问三个孩子拿到拼图和拼图过程的感受

第三个孩子说:我穿上蓝队这个衣服,我觉得自己有归属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拼图而是一个团队一起在战斗和拼图,这就是归属感带给孩子那部分很重要的要素。

三、分析总结

在对家长进行学习力督导的课程时,也告知家长,孩子的状态对孩子的学习和成绩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给孩子营造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归属感。

如果在学校,老师能给孩子营造这样一个归属感,让孩子感受到我属于这个班,我属于这个家,孩子也能得到一个深层的归属感。

所以,让孩子拥有最好的学习状态就是让孩子有好的心境,而非好的心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