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骨干家庭还是比较常见。一般来说,年轻的父母需要工作,爷爷奶奶帮着照看孙辈。那么,在这样的家庭里,就有三代人共同生活。
大家庭热闹,大家在一起相亲相爱,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也有一部分家庭,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生活经历不同,会有一些矛盾和摩擦。比如,有一些奶奶,总是担心年轻的妈妈没有经验,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干涉她们,或者在养育孩子的问题上,给妈妈们出主意,不断地对她们说,“你应该......”或“你不应该......”。
特别是在下面这些问题上,奶奶们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关于哺乳,有些奶奶要求执行严格的哺乳时间,但儿科医生则建议:婴儿哺乳时间应该从绝对刻板转变为弹性灵活,并鼓励妈妈让宝宝自己决定每次吃多少;
关于婴儿奶嘴,奶奶们大多数担心婴儿奶嘴不干净,对宝宝的健康不利。而现在儿科实践证明,婴儿用的橡皮或塑料奶嘴可以作为解除宝宝焦虑不安和避免吸引手指的一种安慰物;
关于如厕训练,以前很多宝宝都是在1到2岁的时候大力实行,后来发现要到宝宝三岁时再训练则更为明智,因为那是宝宝自己会有所行动的,但对于许多奶奶来说,这就是忽略掉宝宝健康和好习惯培养的行为;
关于穿衣,有些祖母总担心宝宝穿得太少,怕他们着凉,给他们底三层外三层包裹着,其实宝宝和大人穿一样多就可以了。
除了这些普遍的问题,当然还有很多个人自身原因引起的焦虑和冲突。
为什么奶奶们这么想控制年轻的妈妈呢?
首先是她们焦虑,担心年轻的妈妈没有经验,不懂怎么带孩子,也不放心年轻的医生。
还有就是有些奶奶爱控制人。在生活中,她可能是一个强势喜欢独断专行的人,所以很爱插手晚辈的生活,想要事事控制他们。
如果儿女反驳的话,她就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会非常生气,觉得孩子不知好歹,不懂感恩,不孝顺自己。
家里如果有一位这样的奶奶,就会有很多的矛盾与冲突,影响家庭和谐,严重的影响亲情。
那作为年轻的父母们应该怎么办呢?在《斯伯克教子宝典》中,他给了大家以下几条建议:
一是把医生的话当做挡箭牌,比如说“我给医生看了宝宝的疹子,他说是正常的,不会有事,过几天会自己消失的。”
如果奶奶们仍然不放弃这个话题,那妈妈们可以表现得心不在焉,并转移话题,不必回答奶奶的再一次询问了。
二是心平气和地与奶奶进行一次坦率的谈话,告诉奶奶自己的育儿理念,让她知道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宝宝,自己是孩子的妈妈,会对孩子负责。让奶奶对自己有信心,并且对她能够配合自己表示感激。
如果孩子长大一些,有些奶奶会嫌弃孩子,指责父母没有管教好孩子,让孩子们有种种不好的行为。
这是我们不要去和奶奶针锋相对。可以私下告诉孩子,在奶奶家就应该遵守奶奶家的规则,适应她的要求,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这样。
对于奶奶的批评,父母可以温和地向她道歉,然后缩短在她家住的时间。
但如果确实是孩子做得过分,父母就更要私下里在孩子面前赞成奶奶的批评,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也有助于缓解奶奶的态度。
如果父母在孩子和奶奶之间做了大量的工作,而孩子们仍然觉得去奶奶家是一件痛苦的事的话,那么父母们可以减少去奶奶家的频率,并缩短呆在她家的时间。
最后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奶奶与妈妈因为育儿发生冲突的时候,爸爸在这其中又要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呢?
斯波克说,爸爸要始终站在妈妈的身后或身边,全力支持妈妈,安慰她,鼓励她,肯定她做得非常好,奶奶是完全错误的。
即使是奶奶有一两次的批评是对的,但爸爸们也不能在她面前承认,因为有些奶奶会把儿子给她的任何支持无限放大,过度使用,这样对妈妈是不公平的
但如果奶奶是对的话,爸爸在私下还是应该和妈妈说,建议她听从批评。
资料来源:《斯波克教子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