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2

第三章学习即创造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的转换

创造力研究专家霍华德·格鲁伯提到过一种3B方法:睡觉(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三者任一即可。19世纪中期,一位善于发明的化学家亚历山大·威廉姆斯也发现,独自散散步对他工作进展的帮助,抵得上在实验室苦战一星期。(幸亏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在很多领域,散步都是万能灵药。

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当放松过后的你重新回到工作中时,就会收到一份迎面跳出的解决方案作为惊喜。就算问题的答案仍然犹抱琵琶,你对问题本身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你在之前的专注模式中埋头苦干,然后某个瞬间,来自发散模式的意外解法就如同醍醐灌顶,灵光突现。

两种模式切换

专注模式聚焦问题,发散模式奖励自己


别怕落在同学后面

倒不如退后一步,冷静地审视自己的长项和弱点。如果你就是需要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上多花点时间,那就面对现实慢慢来好了。放慢脚步,也许你会得到惊喜:细嚼慢咽反而让你比那些脑子快的同学学习得更深入。帮我武装起大脑的最重要窍门之一,就是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避开思维定式(愚公移山未必是个好办法)

记住,做作业和考试时,接受大脑中的第一个想法,会有碍于你另觅佳径。

想要学得好,就得能在两个专注学习期之间空出时间,让神经模型得以巩固。

进入下一次专注模式前,应该留出足够长的休息时间,让你的意识完全从手上的问题脱离出来。通常来说,几个小时就足够发散模式取得重要进展了。当然,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灵感还没来得及传给专注模式就会消逝掉。这里有一条经验之谈,学新概念时,别扔上一天才回头复习。

下次当你对某些人或事感到挫败时,试着退后一步观察自己的行为。愤怒和失意偶尔会扮演走向成功的激将法,但它们也会关闭大脑中用于学习的关键区域。因此,不断增加的挫败感往往是个有益的暂停信号。它在暗示你,是时候转换到发散模式去了。

当你真的被难住的时候该怎么办 自制力很强的人反而会更难关闭专注模式,好让发散模式进入工作状态。毕竟,他们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在别人都放弃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如果你就是这种人,那么这儿还有另外一个技巧:重视倾听。把同伴、朋友或亲人的意见放在心上,他们会在你沮丧到临界值时有所察觉。有时,正是旁观者清。(比如,要是我的丈夫或孩子告诉我,不要再在这个漏洞百出的软件上费劲了,就算不太情愿我也还是会听的。)

说到沟通,当你真正被难住的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同班同学、同龄人或者导师请教。让他们为你提供不同的视角,或是类比举例来解释概念。但在提问前,最好还是自己先把问题大卸八块。当你足够深入地把基本概念印刻在心里时,会更易于接受别人的解释。学习往往意味着为吸收的内容赋予意义,那我们总要先摄入一些内容才行(我在高中时总是一脸不屑地看着自然科学老师,觉得自己的无知全是他们的错,却忽视了自己才应该是踏出第一步的人),而且不要等到期中或者期末考试前一周才开始寻求帮助,求学要趁早,要勤快。这样当你仍然无法理解主旨时,老师就有机会换用不同的措辞,或是另觅蹊径地帮助你。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作工作记忆。

长期记忆可以看作仓库

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点时间。不过有个叫作间隔重复的技巧,有助于推进这个过程已有研究证明,要是想把某件事牢牢钉进记忆里,一晚上重复20次倒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是几周效果来得更好。这和前面砌墙的例子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不给泥浆留出干燥的时间(让连接部分成型加固),怎么可能形成良好的结构呢?

本章小结 ·遇到数学或科学上的概念和难题,首先要让专注模式打头阵。它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轮到发散模式了。 ·放松一下,做点别的!一旦工作期间出现了挫败感,转移注意力就该随之出现,让隐藏在后台的发散模式运转起来。 ·学好数学和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让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你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牢固的神经结构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如果你有拖延问题,试着计时25分钟来一心一意地投入工作,别让发短信、上网或其他分心的事物上门打扰。 ·主要的记忆系统有两类: ·工作记忆——只能一次扔四个球的杂耍演员; ·长期记忆——能储存大量知识的仓库,不过要靠定期回访保持对其中内容的新鲜感。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同时,睡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会帮助你: ·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这也是为什么考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 ·攻克难题,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巩固复习重点知识,修剪旁枝末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