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一个被批判最多的人物。有说他虚伪的,有说他伪善的,有说他阴险的,有说他是投降派的,也有说他讲义气的,他是一个被评价最多的最复杂的人物。在历史后期,他是被批评最多且负面评价居多的人物,认为梁山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一心想招安的“投降主义”导致的,或者说他利用兄弟投靠朝廷导致的,或者说他的封建思想愚忠导致,或者说他的革命不彻底导致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他存在的历史环境去看待他,脱离不同时代特点去评价一个人本身就是不客观的。生而知之的人,毕竟是少数。我始终认为,宋江是一个合格的CEO,只是当时的环境让他不得不压抑了自己太多的人性自由的东西。
宋江只是一个衙司小官,说明他的文章写得不好。在苏轼大神存在那个时代,文星闪耀:王安石、司马光、黄庭坚、柳永、晏几道,哪一个都是光辉璀璨的大神。在重文轻武的有宋年代,最好的进入体制的道路,与宋江无关。我想,这样的人,多少心里是有期待的,就像我们参加高考完了,即使再洒脱的人,如果不上大学,甚至只是上了个普通的大学,心里多少是有向往的。
宋江乐善好施,懂人性,会做人。从武松跟他在柴进府上见了几天就结拜且追随到底来看,他肯定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武松在柴进家躲了好多年,也没有想到与柴大官人有深刻的交集。宋江对李逵也没有话说,一直到死也把他带在身边。一口毒酒,即成全了李逵,也未尝不是李逵最好的归属。宋江出门带的是燕青和花荣,说明他很知人善任,这是两个在梁山上最适合当小弟的人物:聪明伶俐,英俊潇洒,口齿清晰,会来事,见过世面。否则,宋江与李师师小姐姐的见面,会被弄得很差。
宋江能文能武。他写的诗《西江月》: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还真有草莽英雄的气概,与朱元璋有点像。他上梁山后,每次主动带队征战,很多人都说他在跟晁盖抢功,提前为当老大做准备。我个人感觉有点不客观了。在哪里,老大也不是随便能够出去打仗的,总是冲在前面不合适。古代打仗也不是出去骑马观花,轻松自在的,面对的都是几倍于自己的官兵,是生死游戏。没有点领军打仗的本事,还真不能揽这活。不然,你看看宋太宗赵匡义被揍成了什么鸟样,活生生把他哥留下的精兵全部报销,导致有宋一代一直挨揍。中国的文学思想,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从乐观主义向悲愤愁恨转换的。
宋江知人善任。柴进上山,宋江也知道他的想法,安排他管理钱粮分配,这个得罪不讨好的活,是对柴进最好的安排。因为大家好多人得过柴进的好处,即使偶尔不公平,也不好意思说。否则,像曹操也只能供钱粮官的头来安抚兵士,梁山英雄到了不讲情义的时候,破坏力更大。攻打方腊时,如果不是用人得当,这活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搞得定的。
宋江选择招安路线,我个人感觉更像一个CEO对企业的命运尝试思考后的选择。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不当老大不知道这活多么难干。我相信宋江也想过千秋万载,一统江湖。就像我们做企业的,那个不想进入世界500强,那个不想成为百年老店,那个不想让万众景仰?但是,要成就一番事业,真的是需要很从因素,成功往往都是偶然的,失败却是必然。
天时:有宋一代,非常软弱,但是基本上国泰民安,除了对外经常被揍,对内其实是不错的。商业经济在那个时候最发达,民可聊生。梁山好汉的口号是“替天行道”,其实也就是打击一下贪官污吏。但是想一想,哪个朝代没有贪官污吏?这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罪恶。赵宋一代,到最后都未失民心。
地利:小小的梁山,腾挪空间太小,朝廷只是当时没有当回事,才围剿失败的。真正要是打起来,人力、物力、财力,绝对可以秒杀手指头大小的梁山。
人和:梁山内部本身就矛盾重重,许多人可以说就是地痞流氓转换过来的,也不得民心。内部也是山头林立,许多人是被逼上梁山,有些是被骗上梁山,有些人是被坑上梁山。本身素质不高,更不谈有远大理想。前期用义气把大家聚拢,后期只有用传统思想去统一大家的想法,如“忠孝礼义”,也找不出好的方法。如果一旦有其它因素,就是一盘散沙。就像曾国藩的湘军,最后其实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所以,宋江选择的是合资,希望把梁山公司与最大的国有企业合并,取得合法身份,也是给兄弟们找一个出路。这并不是最差的选择,悄悄是一个CEO经过各方权衡后的最佳方案。只是后期社会的水太深了,我们都是一棵棋子,即是下棋的人,也是被下的棋子,如此而已。宋江的选择是艰难的,但是起码有些兄弟得到了善终。方腊爽了一把,没有成功,所有的兄弟都被追杀,永远不得翻身,也不是最好的选择吧?
所以,我说,宋江是一个合格的CEO,是在那个朝代没有办法的艰难选择,因为没有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