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诗赋为文人兴到之作,不可为典要
四十七、“高足”由来
【原话】外祖章师鹿诗云:“高足多金紫,先生已白头。”人问“高足”出处。按《世说新语》:“郑康成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言融不能亲教,使高弟子传授之耳。然颜师古注《高祖本纪》云:“凡乘传者,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驿传,四马下足为乘传。”是“高足”二字,在汉时以之名马;而《世说》竟以之称弟子,何也?师鹿先生年八十四,犹冒雨着屐,赴康熙庚子乡试。使遇今上,必受殊恩无疑也。《与及门游西湖》云:“师弟同游兴不孤,呼僮挈榼更提壶。分明柳暗花明处,年少丛中一老夫。”
[译文]我的外祖父章师鹿在诗中说:“门下的高足多已穿金带紫做了大官,而老先生却已白发苍苍。”有人问我“高足”的出处。按:《世说新语》中说:“郑康成在马融门下求学,三年都没有见到过马融,只是由马融的得意弟子传授他罢了。”这里是说马融不能亲自教授,而指派高足弟子代为传授他。但颜师古在《高祖本记》中注解说:“凡是乘传:四匹好马牵引的叫置传,四匹中等马牵引的叫驿传,四匹下等马牵引的叫乘传。”因此“高足”这两个字,在汉代时是用来称呼马匹的,但《世说新语》中竟用来称呼弟子学生,这是为什么?章师鹿先生以八十四岁高龄,还冒着雨穿着木屐,赶赴康熙庚子年乡试。若是他遇上当今圣上,一定会受到特殊恩典,这是毫无疑问的。他在《与及门游西湖》诗中说:“老师和学生一同游玩兴致高更不孤单,让小僮提着食篮还带着酒壶。在柳暗花明处看得清楚分明,一群少年人中间站着一位老人。”
[笔记]袁枚老先生在这里,“高足”由来和考证。
外祖章师鹿诗云:“高足多金紫,先生已白头。”
人问“高足”出处。
按《世说新语》:“郑康成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言融不能亲教,使高弟子传授之耳。
然颜师古注《高祖本纪》云:“凡乘传者,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驿传,四马下足为乘传。”
是“高足”二字,在汉时以之名马;而《世说》竟以之称弟子,何也?
师鹿先生年八十四,犹冒雨着屐,赴康熙庚子乡试。
使遇今上,必受殊恩无疑也。
《与及门游西湖》云:“师弟同游兴不孤,呼僮挈榼更提壶。分明柳暗花明处,年少丛中一老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