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国梦——浅析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影片讲述了在伊拉克战争时期,美国的技术兵比利•林恩因为一段营救班长铤而走险的视频让他成为全美民众所崇拜的英雄,然而却鲜有人理解他和战友们所经历的一切。为了安葬班长,也为了展示美国精神,B班的战士得到了短暂的休假,而他们也得以受邀参加一场比赛开幕式,但是林恩并不因为英雄称号而开心。
整部电影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B班接受媒体采访时,林恩想象的战友和他们在公众面前展示的形象大相径庭,这不难理解,他们在这些媒体面前所代表的就是美国的形象,美国的公众看不到伊拉克的情况,而他们被包装成英雄自然要展示出正义伟岸的绅士形象,而林恩了解他们,私下的形象他们并不喜欢战争,也不是完美的形象,他们会嫖娼会杀人,会闯进民宅不由分说给普通人安上恐怖分子的帽子,就像影片说的他们一直致力于让伊拉克出现更多的自杀袭击事件,这是伊拉克的真相,也是美国面具下的面孔,但是讽刺的是民众们不了解,还奉之为英雄,有人拿你一生中最悲惨的一天来称颂你,你会怎么想,林恩就是面临这样的局面,他那一天面对了死神,面对了好友的逝去,而他却因此获得英雄奖章,但人们称赞他不是因为他的事迹而是因为他作为英雄而有的商业价值,而当开幕式完成后他就被人抛弃。用军队的牺牲来让大众得到激励和满足的行为是非常愚蠢的,这部电影是打破了美国梦
繁花落尽,曲终人亡——《繁花》人物雪芝形象分析
《繁花》的叙事时间为上海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基本分为三个人来讲,阿宝、沪生和小毛则是贯穿首尾的三个主要人物。书中以大量的人物对话与繁密的故事情节,像说书一样平静讲述阿宝、沪生、小毛三个童年好友的上海往事,
在整本书中,除了阿宝、沪生、小毛三个核心人物外,还有众多类似“路人”的角色,他们从不知哪一天突然出现,又从不知哪一天悄悄地离开,仿佛只是他们人生的过客,为了陪他们压一段马路、吃一顿喧闹的晚宴。他们面孔模糊、千篇一律。但是有一个人,作者虽然着墨不多,但拥有自己的灵魂。就是阿宝身边的一个女人——雪芝。阿宝与雪芝告别的那一段,精彩至极。阿宝停在门口,看雪芝站在午后的阳光里,他们之间隔了三个月的时间和她一直没拆开却心知肚明的信。“雪芝背了光,回首凝眸,窈窕通明,楚楚夺目,穿一件织棉袄,袖笼与前胸,留有整齐折痕,是箱子里的过年衣裳,蓝底子夹金,红,黄,紫,绿花草图案,最泰蓝的气质,洒满阳光金星。”“阳光照进来,雪芝身体一移,绛年玉貌,袄色变成宝蓝,深蓝,瞬息间披霞带彩,然后与窗外阳光一样,慢慢熄灭,暗淡。”仿佛吝啬于除了用对话以外的方式来描写人物的作者,却在此奢侈地用了大段的文字描写雪芝。雪芝身上的美,雪芝身后背景的美。仿佛离开书卷,抬眼望去,雪芝就在那里倚着门栏看着你。而作者也将结尾的重任交在了这个女人身上。“此刻,河风习习,阿宝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一个女人说,喂喂。阿宝说,我是阿宝。女声说,我雪芝呀。阿宝嗯了一声,回忆涌上心头。阿宝低声说,我现在不方便,再讲好吧,再联系。阿宝挂了电话。”接下来就是路边放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歌声应景。一句“回忆涌上心头”,那些年弄堂里的生活,小时候的玩伴,现在的朋友…好像也在告诉读者:枯燥的故事终于讲完了。所谓回忆,并不是阿宝回忆,而是让作者回忆。正应此书磁条里内容简介的一句话: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