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重难点都在于建立“风的成因”理论模型并用该模型解释自然界中的“风”现象。
空气流动形成风→模拟实验→解释实验现象→解释大自然中风产生的原因
聚焦——通过回顾《我们来做“热气球”》这一课学生手在通风口处的感受以及通风口的作用,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将由附近的冷空气来填补,流动的空气就形成了我们感受到的风,引出本课《风的成因》。学生能够答出“风”就是空气的流动,或者说空气的流动是“风的成因”。
探索——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来探究风的成因,这个实验需要用到“风的形成”演示装置。通过模拟,学生发现在无风的环境中,我们点燃的蚊香的烟雾往上飘;在点燃盒子内的蜡烛时,竖直的烟就飘向盒子里。烟雾的运动的方向就是空气运动的方向。(这个实验不太好完成,爱牛的纸箱容易被烧糊烤焦,烧了几个之后,后面的班就是看演示视频)
研讨——小组汇报“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梳理:点燃蜡烛前后,蚊香的烟流动方向是怎样的?点燃蜡烛后,烟会横向流向纸盒中,说明什么?模拟实验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来,形成了风。“风的成因”模型中的蜡烛代表自然界中的什么?太阳是地球最大的热源。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这个实验因为蜡烛让空气有了冷热温差,所以空气流动形成了风。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自然中风形成的原因。
拓展——通过问题引发思考,在海滨城市,白天,陆地比海面气温高;夜晚,海面比陆地气温高。请你根据这个情况推测:在海滨,白天和夜晚的风向会有什么不同?”这样设计,意图很明确,就是引导同学们,在根据模拟实验,建立起风的成因理论模型(解释)后,再利用这个模型,回到大自然中,去预测和解释自然现象(应用)。
本环节预测可能有点难度,毕竟中学地理才会讲到海陆风的形成,本来有点小忐忑,结果在一班,有三分之二的小朋友都在举手,想要回答问题,一脸震惊。请了一个中等的学生来解释,回答的大意是正确的,只是语言表达不够完善。可能是我惊讶表情下的表扬让其他孩子产生了嫉妒,孩子们告诉我,科学素养绘本上有这个知识,他们早就看完了,绘本上还有山风谷风的形成。(开学刚拿到绘本时,我发现很多插图,觉得有点幼稚,不如之前的图册,就大致翻了一下,不再使用了,主要使用活动手册,在此严肃批评我自己,配套的科学用书我都没有认真阅读。正好今天几位赛课老师提到要看课标、教参、教材等,其实我们可参考的资源可多啦)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低压区)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
课后我把绘本仔细阅读完,发现绘本上有很多知识点,适合可以拔高的孩子,有水三态变化时的能量转化、有沸点凝固点定义、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饱和溶液定义、有海陆风形成原理、有山谷风形成原理……期末考试前可以利用绘本复习整理一下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