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唐古拉山——
十万里天涯路,
八千里无人区。
放眼山川大地,
真所谓无边无际。
一派苍茫辽阔,
一派冰天雪地。
看经幡飘动雪花飞舞,
茫茫四野孤寂。
头道班又是青藏线的109道班,原青藏公路的第十四工区,现在是第二十一工区,被誉为“天下第一道班”,是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道班,海拔有5232米,这个二十一道工区规模很大,是我所见过的最大的道班,俨然就像一个大宅院。
从头道班出来,开始翻越“鬼门关”——唐古拉山。“唐古拉,伸手把天抓”,唐古拉山是界山,山那边就是青海了。一路上还算顺利,平坦的柏油马路比起那些沙土路好走多了。此地海拔5千多米,路虽平缓,没有太大的坡,但是高原缺氧,腿脚发软,再加上头在隐隐作痛,不能骑行,只能推着车走。路两边是沙砾地, 也算是戈壁滩,没有任何植物 ,也看不到任何活的东西。不像以前的路,一路上有森林、有江河、有草原、有雄鹰、有灰兔、有牦牛,这里什么也没有,唯一感到亲近的是路边的一根根电线杆,没有这个真还感觉不到这里是人间。远处是一座座覆盖着积雪的山川,此起彼伏,无边无际……
从头道班到唐古拉山垭口,三十多里的路,我用了半天。快到唐古拉山口时,天上开始飘起了雪花,起初我还以为是看错了,再仔细一看,没错!就是雪花!而此时才是八月份,真的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刚开头还颇觉新鲜,觉得好奇、好玩,后来马上意识到很危险,必须尽早翻过山口,到山下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住下。来此之前,早就听说了唐古拉山的可怕,不知有多少人在这里遇难,汽车过此山,也不敢单独行动,需两辆以上结伴而行。
唐古拉山在我所翻越的大山中不算是最高的,我想它之所以可怕,有危险,还在于这里没有水,另外一年当中有大半年时间是冰天雪地,太寒冷;还有就是高寒缺氧,气候恶劣。“无人区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高原冻土,环境险恶,以前不知有多少筑路工人和解放军战士牺牲在了这里。唐古拉山在藏语的意思是“高原上的山”,又称“当拉山”,在蒙语中意为“雄鹰飞不过去的山”,可想而知有多么凶险多么可怕!
此前出发时,我换上了毛衣毛裤,就这样还是觉得有点儿冷。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就看见了高耸的纪念碑和一条条经幡,还有堆砌的石头中插着许多木棍的玛尼堆了,当下心中大喜,总算是有盼头了,唐古拉山口到了,翻过山口,就全是下坡路了,可以骑车了。
走到山口近旁,我停了下来,把车子放在路边。只见路左是纪念碑,上面有题词:“军民共建兰州、西宁、拉萨光缆通信工程纪念,一九九八年三月十日”,这是纪念那些为修筑青藏线而牺牲的广大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们的;路右是一块嵌在一条状石基上的巨大的长方形石碑,上面刻有“唐古拉山口”和“海拔5231米”几个大字,周围有石栏杆。旁边是斜拉着一条条五颜六色的经幡和插有木棍的玛尼堆,还有许多刻有藏经文的彩绘石块、图腾等等。我在这两处都拍照作了留念,不敢作过多的停留,收拾好东西,赶紧下山。山口处已有积雪,放眼四望,白茫茫一片,俨然一副寒冬来临的样子。心想:此地不宜久留,高寒缺氧,万一昏厥,后果不堪设想……。
我骑车而下,一路风驰电掣,好不快哉!青海这一头也一样,眼睛所到之处,到处是冰川、雪原,常年不化的积雪和永冻层,一片苍茫辽阔,荒无人烟的景象,一样是寸草不生,没有树木,更没有生命的痕迹,只有沙砾地、盐碱地和戈壁滩。
下了一段路,天空中又开始下起了冷雨,偶尔还夹杂一些冰雹,打在身上很疼很疼,身上全湿透了,冰凉冰凉,冷得我直打哆嗦,握车把的手也被冻得麻木了,十指蜷曲都并不拢了,真有点儿把持不住车把了。
好在唐古拉乡、唐古拉兵站并不太远,四十多里的路程就到了。到了唐古拉乡后,我走访了唐古拉兵站、乡政府,还有一些牧民的家,晚住一招待所。此一路还算顺利,有惊无险,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恐怖,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走,很可能跟季节有关吧:八、九月份的青藏高原,秋高气爽,又没有夏季的冰雪融化江河横流,水阻路断的情形,又没有冬春季节大雪封山、天寒地冻、人车不能通行的状况。
西藏总算是走完了,青海更应该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