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站的最后一期节目,我写的是回家。
虽说是个文科生,但是对世界的地名确实所知甚少,期末的日子不想再费尽心思思考去哪儿玩介绍什么地方,就干脆写了回家,正好也算是对我在异乡逗留一个星期之久的一种宣泄。本以为自己耍了小聪明,没想到写起来却花了比平时更久的时间。
列车逗留在熟悉的站点,周围的风景除了季节性的差异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倒也不觉得陌生,途径山东再回安徽也只有两个多小时的路程了,其实,心里也就那样吧。可能主要是提前查了合肥的天气,不知道是阴天还是小雨,反正不是晴天,对于几乎已经习惯了在沈阳每天艳阳高照的我来说,接受长时间阴沉沉的天气确实不是一件让人感到开心的事。 难怪小说里环境烘托都喜欢写天气,以前一直觉得那是扯淡,现在想想也不无道理。
又或是年龄越大矫情越重?
记得小时候最不喜欢在家里待着,一听说要去谁谁谁家里都能一蹦三尺高。干什么都行,反正就是别在家。长大以后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外超过两天就想回家,睡不上自己的床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干什么事也不踏实。上大学之前我确实斗志昂扬地跟所有人说我以后要在外地,北上广,闯出一番名堂,谁知大学刚上四个多月,就轻轻松松磨平了我所有的年少轻狂,每天想着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回家。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冬天从北方南下,刚开始还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土地厚实的让我差点以为还长满了麦穗,满眼金灿灿的颜色,一望无际,宽阔舒心地不像样子。早晨一路心情还是很好的,过了中午天色就暗了下去,一点儿也没有正午太阳当头的样子,反倒是有了时辰将晚才会露出的晦色。这个时候再看窗户外面就显得有些自讨没趣,莫名其妙会觉得胸口沉闷喘不上气。
于是只好把目光放到周围车厢里。
盯着隔了一个过道的小萝莉好久,看她自娱自乐了好一会,虽然从来就没有发现过这边还有一个阿姨全程好像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列车员举着两个模型从走道里穿梭而过,有气无力地推销着并没有什么价值的高铁车模,每次上车都是限量版,也不知道是销量实在太差还是产量实在太大,反正大半年过去了它们依旧是限量版。
我想要还是在小时候,八个小时的列车恐怕早就把我憋疯了。大了以后反而觉得时间相当好打发,睡一觉,看看手机,发发呆,基本也就到了下午。现在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人越长大时间就过的越快的感受,这是实话,一丝不假。好像我们不论什么时候都能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虽然大部分时候也就是在手机屏幕上滑来滑去,但是消息都是活的,和ABCD聊聊天,刷刷微博,时间嘛,溜走就是不经意的。
南方特有的湿冷已经一点点地开始往列车里钻了,一个冬天都没有想起过这种熟悉的寒冷,穿着夏天的睡裙在寝室里从九月奔跑到来年二月,唯一的变化可能也就是外套多裹了那么一件,剩下的不论在哪,进了屋就是春天。
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树。
冷兮兮的南方冷兮兮的家。
老实说倒也没有了一开始的心心念念和期待啊。先不说我究竟能不能和我妈搞好关系,接踵而来的同学聚会,亲戚朋友聚会,楼上楼下邻里问候,说真的我不喜欢招架,也招架不住。
却还是在离了家这么长时间想着以后也要生活在这个地方,这个随便一张街拍我就能看出是哪个位置的城市。
很奇妙。
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