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一小笺】说说换工作这回事
——原作于2017/7/16
(分享在微信朋友圈)
/————/————/————/————/
内人在2014年离开了那家办公环境很好的公司,后来去面试,回来多有沮丧表情,不是被问结婚了,就是被问到什么时候要孩子。有一次她很无奈地说:你不要生气,他们在我结婚孩子的问题,我就骗他们说我还没结婚。
再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小贷公司的内勤岗位,公司离家很近,收入虽然没有很大的增长,但是看老板也是很有闯劲的年青人,还是温州老乡,于是打算定心去做了。
可是不久,内人回来说起公司种种,“怨言”多而快乐少。一般公司当中,其实可粗分成三种人,重利,重情,和重利重情兼而有之。在多数的的中小金融公司中,必然是重利者多。如内人这般重情的,水土不服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不久就从那家公司离职了,后面要做什么呢?原本回海南发展的计划,也因为父亲的中风搁置。
那时把自己专升本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拿出来用,开始协助内人做职业分析,做中短期规划。比如我们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孕育新生命,所以工作不能过于繁重,人际关系要好。另外要考虑的是工作的成长性,这个成长性不在收入,而在能力与心态。
“如果心态不改变,能力不提升,换到哪里工作都一样”,这是多年工作的一个心得。
今年看到一位志工,转换身份成为杭州静思书轩的职工,没问过她当时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定,就以收入来说,新工作应该要比以前低的,但是工作量却要比以前增加很多,而且现在直接面对客户,需要她自己改变的地方,应该不少。
这几年整体经济形势不佳,看《参考消息》,报道中国的就业压力其实不小,现在除了传统企业的就业,双创公司也担负着就业人口的消化工作。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细节,餐饮业接纳了160万的就业,还不包括相关的外送服务人员。
如果“逼不得已”(不是说餐饮等行业就没有好人才),你要去餐饮、外送行业工作(一线的管理服务人员)吗?就像优步滴滴最火的时候,不时看到“有钱人”的身影。
每个人都想找好工作,换个工作,也是要门当户对的,可是这变的越来越难。在大公司呆惯的,跑到小公司,受不了那种随意;小公司呆惯的,又受不了大公司的制度。再者最看重的收入,不是越跳越高,而是有可能越跳越缩水。
这时,职涯规划,甚至人生规划,真是太重要了。过去懵懵懂懂也好,意气风发也好,在大环境改变的今天,都建议大家静一静,想想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才能迎向未来的发展。
人生,若粗分下,大致为四期,成长期,成熟期,稳定期,衰退期。从出生开始,一直到学业结束,都算做成长期;进而在社会打拼,心智与能力逐渐成熟,在35岁左右进入稳定期。到了45岁~50岁之后,人的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有些人前期储备的很高,职业还继续稳健发展,而有些人随着身体的变差,职业也大不如前。
问问自己,我们为接下来的三年、五年,准备了什么“好料”,可以为那时的自己“烹饪一道佳肴”?
人生,有的时候,是想的远,才能走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