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散散步》
想刷短视频的时候
就散散步
6:06《带离跑步本身》
摘自《太极跑》
“周边的环境常常能够将我带离跑步本身”
跑步如果全身心在跑步本身
有时候可以称之为“专注”
有时候又感觉这样的体验也不好
意识始终在跑步本身
似乎也不怎么样
想象下孩子在快乐地玩耍
他们在玩耍中奔跑
他们一点儿也意识不到自己在奔跑
这跟环境常常带离自己出跑步本身
还有有时候我会在跑步的时候进行学习
进行刷短视频,沉思等
这些行为同样也可以带离自己出跑步本身
进入一种“无我”的境界。
如果一门心思都在跑步上
其实这似乎也不大对
6:12《写文章》
我现在发了许许多多的QQ说说
早上突然想
怎么样才能发文章了
其实可以尝试下把一段QQ说说
扩展成一篇文章
毕竟QQ说说里确实有
标题及主要内容了
只需要把来龙去脉在描绘清楚些
估计就是一篇文章了
或者就是反复阅读QQ说说
在多写些体会和感想
然后整合在一起就行了
然后调整下段落的结果和顺序
文章也许还需要排版等
7:05《回归本质》
把阅读英文文献
写论文
归入日常的阅读和记录中
这是一种回归本质的做法
7:07《保持专注》
为什么不能随意地看短视频
和各种信息呢?
任何信息进入自己的意识中
都不可避免会激起波澜
也就是人会变得不在那么专注了
18:39《回家后运动》
一回家就吃了西瓜
做了一套动作
与孩子一起到楼下运动
孩子刚刚跟我说
不然他等下自己去运动
19:53《晚上下班后做什么事》
一回家先吃了点西瓜
然后一组动作
记录和阅读
然后下楼跑步
跑步期间练习太极跑
按顺序观看微信收藏的短视频
一次跑步按顺序看
每次跑步按顺序看
时间一久
经过反复多次的观看
对内容也就越来越熟悉了
有时候也突然会举一反三
有时候则突然会领悟到背后的原理
又有时候突然想要按视频内容
去行动
19:55《要做到什么?和要做什么事?》
想想晚上要达到什么目标
这样的想法是比较累的
那就想想晚上要做些什么事
只要这些事情做完了
那就行了
设计了行为
做到了
也就自然会取得相应的结果
19:57《骑自行车》
本来计划与孩子一起运动
我尝试询问他要不要自己运动
他同意了
我在小区跑步
他则骑自行车去了一趟学校来回
20:02《早晨习惯的延伸》
早晨的习惯如下
起床
刷牙
洗脸
记录
煮茶
煮燕麦
洗衣服
收衣服
喝燕麦和咖啡或茶
床上运动服出门
回家后
拉伸
拖地
擦桌子
记录
一整套动作
洗澡
吃早餐
出门上班
刚刚突然想到
其实傍晚回家
其实也是可以参考早上的习惯
一回家
吃点心或喝咖啡
记录
做一整套动作
换上运动服
下楼
回家
拉伸
拖地
擦桌子
做一套动作
记录
洗澡
吃饭
开始学习
十点半准备睡觉
九点过后不吃也不喝
20:13《循序渐进》
一回家是没有什么动力
做一整套动作和下楼跑步的
当自己胡乱地做了一套动作后
差不多换不了2分钟
感觉身体开始稍微活动开来
身体似乎也不会排斥了
还有当自己穿上运动服下楼后
感觉是跑步开的
我几乎一开始以近乎走路的方式
开始活动起来
几分钟后
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精神开始愉悦起来了
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
跑步将近持续半个小时
上楼后感觉到精神愉悦
思维活跃
记录和学习感觉充满活力
22:56《洗碗》
中午吃完饭
一开始感觉有点累
确实不喜欢洗碗
就稍微粗粗洗了一遍
把餐桌收拾清楚
擦干净
把灶台收拾了擦干净了
然后慢慢地洗完了一遍。
有时候会等午休起来
再快速地洗第二遍
这个时候洗碗心情就很好了
而且很快速
23:09《做事前“心烦气燥”》
晚上吃完饭
有很多碗要洗
而且很油腻
今晚菜炒得很油腻
洗碗槽还有两个砂锅
一下子感觉到
心烦意燥
还有一只冰冻的公鸡要切成块
先粗粗洗碗一遍
整理和清洁餐桌和灶台
本想要先切公鸡
发现还冰冻着切不动
感觉到有点累
先回房间躺床上休息
不知不觉间睡了将近两个小时
起床后头有点昏很快就清醒了
用热水洗碗
切公鸡
很快就完成了
而且也清洁了现场
做事前感觉心烦意乱
那就随意先做做看
先开始了再说吧
做得乱乱的结果不好看也没有关系
就像面对一个空荡荡的停车场
一时间还真不知道怎么停车
那就什么都不要想
先倒车尝试停车进去再说
渐渐就会发现
要么一次就挺好
大概率是
一次挺不好
但是很容易就会发现了目标
有了目标,并且也发现了差距
那要实现目标
也就是停进车位就简单多了
有时候太自由,太容易,太多选择
反而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该怎么开始行动
这个时候就是需要随意开始甚至盲目地
行动起来
渐渐地就会有了目标
也会发现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这个时候就会产生精确的行动了
22:23《跑步前后的过渡》
摘自《太极跑》
“跑步前后的过渡”
跑前过渡,就是决定在跑步中要做什么
跑后过渡,就是简单地记下跑步中所有重要的事情
记住不需要评判,记录事实就行
毕竟任何经历都有值得歌颂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