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樊登读书会上讲到,他读了一本《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就知道怎么养孩子了。你以为事情真的那么简单?
他说,这本书值得你反复读20遍。
我这一听,靠谱!买回来利用率这么高,买!但是,自己读了一遍,也没看出和其他同类型书的大区别啊!按照惯例,我会换下一本。但是,他已经提议读20遍了。并且,我现在也变认真了……
昨天写了一篇《父母的语言》的读后感。这本书也是樊登推荐的。他讲的每本都觉得这本书真不错,一定得看。还有一本《不管教的勇气》,听完他讲的,我就去搜,结果看评论很多说书写的没有讲的好。为什么呢?
昨天写完之后,我又去重听樊登讲《父母的语言》,他讲到,打动他讲这本书是他看到最后一章遇到大神级的人物,阿图.葛文德,讲了人们对于麻醉和洗手的观念,重视麻醉却不重视消毒。因为麻醉效果是可见的,而消毒效果不立马可见。由此引发对这本书的观念,人们在孩子长大了,上了小学了,看出差距了,于是又想着怎么去弥补。却不想着在三岁前去塑造孩子的大脑。
我就不认识阿图.葛文德,写出来的内容为什么和别人差距那么远?因为别人知识面丰富啊!所以像他那么优秀的人都能读20遍,我可不能敷衍啊!
今天,第二遍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其中提到情感引导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控制型与放任型父母
误区二: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误区三: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误区四:以消极后果作为惩罚
其他误区暂且不提,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等一等,虽然我读过一遍了,读第二遍又发现了我最近采用的是这个手段。
最近,为了让他多看英语动画片,听英文音频,我采用跟他比赛的方式,看看谁能用动画片里的句子说的多。谁赢了谁能获得一块钱。
我觉得我们只是在竞赛,结果过了这几天,我发现我还是偷换概念了。我确实是在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他为了能赢,迅速地说几句达到目标就不再进行了。
所以,是时候修改我的策略和行动方案了!
就像前两天我自己写的,养娃的路上,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就像群里有个妈妈说的,行动,调整,行动,调整,直至达成目标。
书中提到,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
播下种子
观察和判断
聆听
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同情
其他注意事项:
让你的言行保持一致
让孩子知道大人会帮助他们
其实,最近他对于英语的态度已经比一个月之前改变很多了。他是听觉敏感型的孩子,只要醒着就一直要有声音在,只是中文太强势,只想听中文。
最近带着他看了几集英文动画片,可能他看懂了,不是那么排斥了。早上,只要我够迅速打开电视或音频,他就会听一段时间英文的。
晚上放学,他回家的时候不知是我打开的速度不够迅速,还是早上可能他睡的比较朦胧,晚上比较清醒,晚上听中文居多。但是,不再排斥我也在一旁放英文的了。
所以,我们需要慢慢来。
最近还有语文阅读的问题还需要再继续面对,虽然通过听音频他天文历史知识都知道那么一些,可是学习毕竟还是需要靠多读书的,不读书连试卷的意思都看不明白。
最近打算翻出他以前的绘本,字少图多,一点点来。现在还小,每天进步一点点,终究会有大进步。怕就怕,放任不管。所以,我要多监督我自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