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法律思维弯道超车营
今日主题:法律思维3:事实思维
学习日期:2021年3月31日
1、[收获]我学+我思+正反栗子+我行:
1.1 温故
【我学】
崔律鼓励大家多看小伙伴的日志,因为可以从每个小伙伴的日志中发现她们的亮点,向她们学习。
(1)@甄艾:将权利义务思维用在自己身上,发现自己的抱怨不少,主要是因为对他人有期待,觉得对方需要做某事,认为做某事是对方的义务。当甄艾仔细思考后,意识到很多时候这些都是对方的权利,对方可以选择做还是不做。甄艾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可以进一步降低坏情绪的比例。
(2)@范丹燕:回顾和对比了自己没有程序思维的过去和有程序思维的现在,并且将权利义务思维和程序思维结合在一起进行理解。事情来了之后,用权利义务思维判断这件事是权利还是义务,消除抵抗情绪,积极应对。然后当确定要做这件事时,用程序思维提前准备怎么做。
【我思】
(1)谢谢崔律上墙小伙伴的日志,并且再次提醒我要看日志,从中发现自己可以学习和改善的地方。
(2)问:甄艾想到并且写下来权利义务思维能帮自己降低坏情绪的比例,那么,我呢?
答:我在听课时也联系到自己经常纠结和抱怨,也觉得这个思维可以帮我减少负面情绪,同时我对最近纠结和抱怨的人和事应用了权利义务思维。不过我没有像甄艾一样打分,只是大概觉得以前负面情绪比例很高,跟崔律学习这几年负面情绪减少了很多,但是具体说个比例,我还是有点说不出来。
【例子】
昨天傍晚和朋友在一起吃饭,听到朋友说自己负面情绪居多时,我突然间想到了权利义务思维,并且将不纠结、不抱怨的几个点口头给她分享了一下,还串联了“应该”的内容,希望能对她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我行】
今天午饭后看2个小伙伴的日志,然后再去午睡。
1.2 新知
1.2.1 温故·你已知的事实思维应用示例
【我学】
以前学习的破解读心术就是事实思维的应用。
读心术:看到一个现象,猜测一个原因,一般是消极猜测,然后以为自己猜测的就是事实。
实际上,会有无数的可能性。建议在消极的猜测之外,至少增加一个积极/中性的猜测,最好能增加多个推测的原因。猜测永远都不是事实。
破解读心术的具体方法:并行多猜测、串行多推理。并行多猜测的步骤:①描述客观事实;②并行做出2+种猜测,至少1种是积极/中性的;③向对方坦诚确认/自己验证。
【例子】
上周和Echo一对一瞩目交流学习力的问题,刚开始我们两个都打开了视频,后来有几次Echo的视频消失,只能听到声音。我感觉当时我应用了读心术,猜测对方不方便开视频。于是我也关掉了自己的视频。当时还有另一个跟自己有关的想法:我很疲惫,表情严肃,难以微笑,不让对方看到我的脸也许更好一些。
等我们聊到后半段的时候,Echo突然问我“为什么不开视频了啊?”,我回答说“我看到你没开,我就没开了。”然后Echo说她没有关视频,因为用的是手机,可能切换到微信看自己准备的问题时瞩目自动关掉了视频。我当时立即意识到自己没有并行多猜测,而是将有些消极的猜测认为是事实,还没有向对方坦诚确认。
1.2.2 法律:“以事实为依据”
崔律用“丁某与石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判决书”的例子解释了什么是法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
1.2.3 事实思维的应用
【我学】
(1)沟通:
①《非暴力沟通》:观察事实→表达感受→表达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
注意区分观察和评论。前者是观察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不做任何评论。举个例子,事实是观察到某个人有时在下午睡觉,在雨天不出门。评论是认为对方是个懒惰的人。
②《用事实说话》:观察事实→解读事实→根据解读结果,经历情绪反应→期望得到想要的结果。
真相谈话的第一原则是基于事实。事实是包含以下要点的信息:具体、公正、客观、不带感情色彩、及时。
(2)情绪:《新伯恩斯情绪疗法》。
以偏概全:武断地认为,某件事如果发生过一次,就会反复再发生。但事实并非如此。
(3)思维:《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在于做出明智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而目标的达成需要区别事实和观点、独立分析数据或信息、基于数据而不是观点建立令人信服的论证、选择支持力强的数据等。
(4)决策:《当机立断》。
靠数字、事实、逻辑来决策。
【我思】
(1)看到崔律列举的事实思维在沟通、情绪、思维、决策领域的应用,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的事实思维很弱,因为我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出正面的例子。这是不是也是一种不用事实说话的表现呢?至少,我觉得没想出来例子不代表我没有这么做。
(2)我不太记得崔律最开始是在哪个课程里提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用数据说话”了,但我感觉我很认同这句话,后者更是让我坚定了做时间记录的决心,通过时间记录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件事上花了多少时间,清楚地知道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有时会觉得自己最近太累了,好像没怎么休息,翻看时间记录,能看到自己睡眠的情况,看娱乐节目、看网络小说等的情况,也能看到和朋友聚会的情况,会发现还好,其实并没有失衡。当有了这些数据和事实之后,那种觉得休息不够的想法也能稍微弱化一些,更愿意再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2、[问答]自问自答:
【自问】为什么删掉了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例子?
【自答】写到一半突然想不到这个例子和事实思维有什么关系了,于是就删除了。
【自问】那刚开始为什么会写这个例子呢?刚开始没有想清楚吗?
【自答】刚开始只是隐约觉得这个例子可以和“观察VS评论”的例子有关。评论可以是“对方不太靠谱,经常爽约”,观察的事实是“对方两次放我鸽子,第三次约又没有给我确切时间就不再联系了。”可能是写着写着,背景信息太多了,就有点写偏了。
【自问】如何保证例子和我学、我思有关,不跑偏呢?
【自答】写之前可以梳理一些思路,先把关键词写到日志上,然后再写。
3、[其他]任何想说的话:
(1)谢谢崔律点评我的日志,告诉我可以主动询问是否有小伙伴中午也能互评团建,即使不到7个人也没关系。
最近事情有点多,我有点忙乱,今天我稍微梳理一下,再在群里询问。
(2)作为三年的精力和时间管理的学习和践行者,最近老是想跟别人说“我精力不足,时间不够用。”,感觉也是醉了。
事实:听完早课后感觉很困,连续2天是先小睡10分钟、15分钟,才能坐在电脑桌前写日志。昨天写日志时也难以集中注意力,硬撑着写完日志,说小睡15分钟,然后再出门上班,结果闹钟响起时没起来,一下子睡到了九点多,做了几个噩梦,全和上课迟到有。起来后匆匆忙忙去办公室。和同事处理事情时也是满脸疲惫,估计又让同事以为我不乐意做这个工作了。
然后呢?我要如何调整现在的状态?
——已报名4/4的户外徒步,希望通过接触大自然呼吸下新鲜空气,暂时离开电脑、手机、学习、工作,缓解一下。
——尽量不安排晚上的活动,保证20:30能开始做睡前准备,21:25关灯睡觉,睡5个睡眠周期,希望能保证更多的深度睡眠,更好的身心修复效果。
——暂缓饮食控制,允许自己吃巧克力,聚餐时吃红烧、烧烤类食物等,允许自己喝奶茶、吃蛋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