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应该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吧。它的出处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人是怎样的生物?是怎样的经历才抱歉生而为人?我是否也该感到抱歉?(曾一度觉得自己过得不像大学生)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问,我读了这本书。
《人间失格》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极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耻的一生”。(豆瓣简介)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断地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来看一个普通人可耻的人生遭遇,叶藏(主人公)简直糟糕透顶了!如果问什么支撑着我看下去,那应该是叶藏不留余地地剖析自己吧。他是那么地坦诚,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那么真实地展现自己。
在读的过程中,我写下了如下的笔记:
叶藏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体验着人间的丑恶,他清楚地知道事物那最真实的样子,但也正是这样子,让他过早地扮演滑稽的角色,表现着失真。连自己都在欺骗别人,怎么可能信任他人,对人类的怀疑会因此一直存在。之所以会认为自己隐藏得很好,大慨是因为有一群人沉浸在你表象中,只有竹一这样融不进去的旁观者才看得清。当自己的伪装被任何一个人发现,带来的将是更多地不安和恐惧,用更多的欺骗来修护这样子的漏洞。叶藏应该也感到开心吧,没有人会想孤独地生活着。偷偷地画自画像,寻找情感的出口。看似深谙世俗,实则连简单的生活都不能自然处理。对沉默的恐惧,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取悦他人。寻找娼妓?难道不是逃避吗!果然这样子的方法是最简单而且不费吹灰之力的,但它并没有那么容易被人接受和认可,的确下流龌蹉。共产主义读书会类似的人单纯吗?大多数人只是没有像叶藏一样去纠结自己的真假而显得单纯吧!假如有人与你感同身受,不管他是何种身份何种地位,你们或许都能互相从对方得到温情。目的不纯,游戏心态或是为了忙碌而忙碌,都不能获得有益的结果。很多时候对方只是在配合你的演出,别自我陶醉。由始至终,都在讨好别人恶心自己。希望被关注。叶藏从没认真想过要怎样生活,也从没认真考虑过如何去处理自己的问题,即使自己多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也会即时进乐,得过且过,选择逃避,一个糟糕又可怜的人。痛苦和快乐总是相互转化的。认知和行为相互影响,但行为比认知来得困难多。叶藏缺少信仰和对美好的事物的信任。叶藏留给自己太多退路了。为了规避麻烦,却制造了更多的麻烦。如果一直往错误的方向走,事情只会越来越糟糕。给自己留下太多退路,只会越走越回去,直到一无是处。抱着一切都会过去的心态,只是绝不会尽人意。手记里没有过多的篇幅描写家庭亲人,有的只是父亲为他各种安排,大哥给他寄钱,这样子被照料的生活,让叶藏没有抱怨的机会和理由,但家人仅此而已吗?叶藏的悲哀从小就开始了,即使他有很好的家事……
在我们的身边应该没有出现过像叶藏这样可耻的人了吧!但是,他的经历总有一个片段让人觉得很是熟悉,也许是我们自己的遭遇,也许是我们的朋友亲人……只是我们从没有很执拗地去扒开那层表象,但它们真实存在,而且影响不小。
如果问我从这本书收获了什么?可能是不要想太多,去追求美吧!
每次看完一本书,除了自己有自己感受和理解外,我还习惯去找别人的见地,生怕有些地方自己疏忽了。豆瓣知乎截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