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理科生,从小在心里埋着很多疑问,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哲学、宗教、思辨,这么些形而上的东西,都没有多解决几个现实问题来的有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面对心中的这些疑问,我的谜底也在慢慢地解开,而这解开的过程,也是我对教育剥洋葱皮般地层层递进地认知迭代。
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觉悟,不仅是对自己认知的提升;同时,面对下一代的教育,我也能保持更清醒的头脑,不会人云亦云。
就把它当作是一门实践中的人生课吧!而我的自修从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开始...
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主题实现的路径是如何解决人生问题。而人生问题的解决,取决于对天道的体认和觉解。
何为天道?天道离我们并不远,它不虚无飘渺,天道就在在人民生活中,就再人之常情中,需要我们带着自己的生命情感,在人民生活中去体认和觉解,这是天道与生活的统一。
大概在公元前五世纪,所谓的轴心时代,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以色列,四大古文明中都开始了哲学的萌芽,而哲学起源于论道。
中国为什么会论道?
东周未年天下大乱,周王室被架空,上百个诸侯小国彼此征战,血流成河。礼崩乐坏,人人自危,我们的民族陷入大痛苦之中,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中,我们的民族会走向怎样的一个未来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整个民族的解体,还有一种可能迎来最初的论道。
幸运的是,我们的民族引来了第一批论道的先人,开启了一条寻求真理的中国哲学之路,而寻求真理往往都是以痛苦为代价。
在这样一个大痛苦的时代,论道首先要追问之前夏商周三代人的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仔细说来,不过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等六家。因为找寻到的痛苦根源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其中,我们熟悉的孔子,找到的根源就是我们中国人心灵无家,我们中国人心没有家。
因为心没有家,即使孔子推崇的周礼再完备,我们的遵守也不是出自所内心的自觉。所以孔子论道的第一个核心的观念就是"仁",仁是我们心灵的境界,内仁而外礼,这样,"礼"才能得到遵奉。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有很多词不是下一个定义就可以,而是需要在不同的语境,场景中去自己领悟,比如说“仁”,孔子谓之仁,并没有在典籍中留下一个严格的定义,但是在他的实践中,无不在告诉我们何以谓之仁。
有这么一个例子,孔子有个弟子,叫宰予,宰予有一天问他的老师孔子,“您主张恢复周礼,周礼当中有这么一条,假如我们的父母亲去世的话,要服丧三年,三年是不是太长了,能不能短一点?”面对这个问题,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宰予,“假如你父母亲去世的话,你吃的好穿的好,‘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你觉得心安吗?
宰予回答,“安”。孔子接了一句,“汝安则为之”,也就是说你如果觉得心安的话,你就自己去决定服丧多少时间吧。
宰予得了这个答案之后就走了。宰予刚一走,孔子就忍不住说了一句,“欲治不仁也”,就是说宰予这个人不仁啊。
这段对话的关键是什么?是孔子给出了一个“仁”的标准,那就是心安与否。
所以孔子所说的“仁”,不是一个可以定义的概念,它是生命情感。
什么是生命情感?下次再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