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演化心理学的一个论点,就是我们大脑的种种适应性机制都是自然选择塑造的,生物的演化过程就是一个投资。比如,你长这么大的眼睛,就是因为这个眼睛本身能够带来生物学上的一个好处。你如果是个穴居动物,躲在洞穴里面,那里根本没光线,结果你的眼睛变色能力非常好,那就叫浪费。
同样道理,我们大脑也是这样,我们大脑已经够大了,我们是所有灵长类动物里面脑子消耗身体能量比例最高的一个物种,已经非常耗能量了,所以我们想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尽量偷懒。
讲到这一步大家就很震惊,原来演化论的根本的一个思想要点是节俭和偷懒?
对,如果同样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用捷径就能解决了,何必要花那么长时间呢?是不是?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发明这么多工具?工具就是帮我们偷懒。我们就是靠偷懒之心才造了工具,造了工具才征服星球,这个推理没毛病。所以,偏向那种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法,恰恰是演化论的要点。
扯到这里,我要讲的一个核心意思就是,人类在做逻辑推理的时候所产生的很多谬误,很可能就在于原始心灵对于那种简单粗暴思维方式的诉求。我们的心灵是原始的,但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却是新的,这个工具面对新问题的时候,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个不匹配的问题了。
那么,我们从演化心理学提炼出的第二个论点,就是利己。为什么呢?因为演化论最关心的就是本族群基因的传播,所以演化论天然是一种很利己的观点。这自然地就和我们今天做科学、做推理的目的产生了冲突。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我们做科学、做推理的目的是为了求真理,而不纯然是为了利己。也许在衍生意义上是利己的,但是根本目的是为了求真理。难道对你有利的东西就一定是真理吗?这不一定的,真理有可能对你不利。但是很不幸,我们是这样一个原始人的心灵去做科学、去做推理的,这自然就会促成推理谬误的产生了。
那么讲到这里,我们就抓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节俭,一个是利己,这两个关键词就能够解释各种推理谬误产生的根源。下面的内容,我们将从儿童的心理发育过程,来验证从演化论角度所做出的这种对于人类心智本质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