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微子》:子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句话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却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更是没几个人能做到的,而且还以“懂道理”的名义立牌坊!
“子曰”为何物?就是孔丘说……孔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丘知道做人做事要求个合适,没有一成不变的!
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存在与方式方法一定是对的,也没有什么存在与方式方法一定是不对的!就像舜帝不告而娶一样,当时不告就对了,告了就缺德了!
可是,封建王朝两千多年之中有几个儒家知识分子明白了呢?那些臭儒的数量证明了孔子被污蔑了!那些抱着固定形式的人证明了我们都是不肖子孙!我们身边的形形色色证明了我们的很多爹妈不配称为爹妈,我们的很多子女不配为人子女,甚至我们不配觉得比蚂蚁、蛆虫更自豪!因为都失道了!
举个例子吧,《资治通鉴》中有个例子,是马援与隗嚣谈论刘邦与刘秀孰高孰低的!结论是刘邦这个无赖比刘秀这个博古通今、知书达礼的中兴之主要高明的多!
为什么呢?因为刘邦不受已有形式的束缚,只以实际为根本出发!所以他可以不遵陈规,不良所谓的美德,但是,从来不耽误正事,也不会意气用事!前一秒可能还是个庄严的帝王,后一秒一转头可能就是个满脸淫秽的臭流氓、臭无赖!
可是刘秀呢?他的能力是毫无疑问的,否则又怎么有人把他与刘邦这个开朝帝王比较呢!虽然如此,可是他受制于儒家形式的拘束,以至于很多事情无法开展!
要论有道,还得是刘邦!要论名声,刘秀才是世人对君子认同的典范!所以说,大道无名啊!君子这个名算的了什么,不过是人的自以为是罢了!可以认可俗世认可的君子,也可以对着所谓的君子吐口水,就看是什么情况下了!
打架骂人的小孩不一定是品德败坏的,彬彬有礼的小孩不一定不是个畜牲!就像青春的美少女不知是干什么的一样!你又如何从某种外在判断是好坏呢?
再不计后果点说,打父母的不一定是个畜牲,扶棺而号啕大哭的不一定不是棺材中那个死人的仇人!
这等等的事情都说明了任何确定的都是有漏的!更何况那些狗屁用没有的形式!
为什么本分人没有本事,但是很勤劳?就是因为他们被世俗的狗屁陈规陋习固定了思维,他们就是个傀儡,傀儡都很努力,否则他不会被制造!
那些面对无道而不知反抗的,那些因面皮太薄而甘心忍受……你们自己是人吗?你若是个人就该依道抗争,这个叫自强不息!你若悖天,那么受天谴的不是你是谁?即便别人遭报应,你也逃不掉遭报应的命运,只不过是报应不同罢了!
亲戚朋友、父母子女、君子小人……等等都是虚名,都是假的!被他们绑住的人都笨蛋,用他们来绑别人的人都是混蛋,笨蛋与混蛋都不是好蛋,都没有智慧,都缺德,因为他们都失道了,以后都叫他们胡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