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究竟是什么——概念38

你好,欢迎来到 终生实践者 文字版的第三十八期,在本期我们要打磨的概念是:知识

我们有必要认真定义一下“知识”这个概念:

所谓知识就是那些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决策,且长期看来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信息。


这就是说,其实知识就是一些信息,当然它不能是任何信息,而是

1.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决策

2.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结果。


而方法论总是相通的。你看,如果这个信息想被称之为知识,就需要具备这两个条件;那么绝大多数信息就会被筛除掉,而之前我们说过,所谓的选择就是添加必要条件,这样看来,他们背后的机理是不是完全相同、相通的。

有一句话,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过:

知识改变命运。


而因为受到这句话的鼓舞,于是许多人开始发奋图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但是他们却没有掌握筛选有用知识的标准,只是一股脑的冲上去学习,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通常不尽如人意。

而这个时候,没有开启元认知能力,他们显然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而是反过来责怪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一切都是谎言。这有何知识有什么关系呢?

一念一世界,尽管我们是生活在相同的物理世界,但在每个人眼中的所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

我们可以将“能否指导我们做出更好决策”简化为“是否有用”,而清晰的定义会让我们有不一样的选择与行动。

于是,我们分辨知识的标准就很容易了,问自己两个问题:

1.知道了这些后,我的那些决策会带来改变?

2.长期来看,这些可能给我带来那些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好处?


你可能见过很多人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语:

唉,年轻的时候不懂事,早知道就多读一点书了。


当然我们知道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在人群中的比例也是很高很高,但他们却是没办法了 —— 他们彻底回不去了!然而,你可能并不知道,他们还有更为无奈与绝望的事情:

他们把这样的话讲给自己的孩子听,显然是充满了真诚的劝说,却没有任何可能让自己的孩子明白……


有什么比“发现自己已经没希望了而后又明显能意识到自己的孩子也同样没希望”更令人绝望的事情呢?—— 难以言表却又实实在在的痛心疾首。

一代又一代的人,大部分都是如此 —— 问题出在哪里?

我的观察与结论是这样:

他们在思考知识价值的时候,只考虑有用没用,却忽略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维度:他们不考虑短期长期……




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用处的时候,都一样,心里有着“很理性”的依据,我想学有用的东西,而不是没用的东西。这很好,没错。

但与此同时,他们忽略了一个可能更为重要的理性依据:

时间。


你想啊,短期有用的东西,不见得长期有用,短期没用的东西,不见得长期没用……

我经常会用两个维度来思考问题,这样能帮我看清楚很多问题的本质。

不论做任何比较或者选择的时候,大家其实都可以引入这么一个维度:

时间。

因为它几乎是你不得不消耗的有限资源,所以在决策的时候能够把它考虑进去,显然对于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是有帮助的。

比如有读者就说我们应该做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而忽略那些“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其实这里的“紧急”就是我们的时间维度。

实际上,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紧急的事情,很多事情只是“貌似紧急”罢了。所以如果你能想清楚时间维度的事情,其实就可以淡定从容地做重要的事情了。

而上面提到的那些无法让自己的孩子信服的、又因自己已经“反应”过来而“无奈”的人们,他们面临的无法言说的尴尬在于,他们只是体会到了痛,却根本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他们甚至至死都反应不过来,他们只不过是对某两个字(“长期”)从未认真对待过才搞得自己“死因不详”。

于是,很多人小学毕业之后就不再读书了,又有一批人初中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还有一批人高中毕业之后就不读书了…… 

绝大多数人直到本科毕业,也没有分清上学、读书、学习之间的区别,于是,他们分分钟都有可能停止进步 —— 你看,概念不清晰的危害有多大!



绝大多数人在判断知识有用与否(或者换个说法:“是不是干货”)的时候,希望那信息马上有用,立竿见影,希望知道个什么新东西的时候,瞬间就能脱胎换骨。于是,他们相当于主动剔除了很多短期看起来没用但长期绝对有用的知识。

二三十年过去,到了四十多岁,被动地意识到灾难性的结果,却完全不知道自己当初错在哪里,能表达出来的只有含混的措辞,即,“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儿” —— 若是他们真的能想明白、说清楚自己当初怎么不懂事儿,做错了哪些决定,最终,又有什么样的方法能让自己的孩子避免自己的“报应”,他们就不会那么绝望的。

可事实上,并没有,他们很可能至死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儿 —— 虽然简单得要死。

虽然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就是能够随时得到“即时反馈”,并且让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用。这些写在卷面上的分数与年级班级排名,让我们对于知识的认知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

但是等到毕业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能够给你即时反馈的知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而那些真正有用并且能够改变你生活的知识,有时候反倒会让你“迟迟看不到结果”。

所以很多人开始迷茫了,开始焦虑了,开始病急乱投医了。这似乎是每一代人都逃脱不掉的魔咒。

所以我一再强调大家要注重概念的打磨,尤其是过去理解有偏差的概念,更需要我们花时间和力气纠正它。因为这么多年来,就是因为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不清,所以让我们白白消耗了太多的资源。

从“大多数人从不认真考虑长期”这个事实的角度出发,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牛人都一样,不怎么在意绝大多数“新闻” —— 因为那些一地鸡毛的琐事,实际上对自己不仅没用,长期来看,依然没用,并且,实际上一点都不稀奇。但在特定的领域里,他们却火眼金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起码比别人知道得更多)。

沃伦·巴菲特说自己“从来都不看新闻”,大抵上指的是他从来不看小事件,至于与他的人生选择相关的大事件,他能了解到比任何人都先知道的地步 —— 于是,也用不着看别人发出来的“新闻”了。

即便是满足那两个条件(有用、长期)之后,可以称之为知识的信息,也有不同的能量和不同价值。我有个专门杜撰的概念来区分他们:

有繁衍能力的知识。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于是它们显然更高级,更有价值。

逻辑学,显然就属于这一类。它可以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他也可以用来预知一些结论。概率论也是这一类,它与逻辑学结合在一起,就能做出相对更为接近事实的预测。英语更是这一类,掌握它显然(即便是听说读写中只掌握了阅读这一项也都可以)能让你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你再想想看,编程是不是也属于这一类?写作算不算呢?

最终,这类知识也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通识” —— 即,哪儿哪儿都用得上的知识。

最后 ,我们再看看一个最近一段时间人们频繁提到的词:

碎片化。


那知识是否可以碎片化呢?

这显然是误解,也再一次是概念不清晰造成的混乱。事实上,被碎片化的只是时间而已,而不是别的东西。

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构成知识。这像什么呢?这就好像,虽然房子确实是由砖头构成的,但仅仅一堆砖头摞在那里,我们完全不可能称之为房子。知识是有体系的,正如房子是有构架的一样。碎片化信息,顶多是一块块的砖头而已,要让它们成为房子的一部分,除了构架之外,还需要很多其他东西,比如水泥,比如钢筋……

再说,即便是学习的时间被碎片化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依然是长期持续且连贯的,否则不可能产生什么进步。并且,碎片化,也不是今天才产生的,事实上从来都有…… 你上小学的时候,是不是上午四节课,每一节都是不一样的科目?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星期一全讲语文,星期二全讲数学,星期三全讲自然…… 离开学校之后,很难有整块的时间学习了(其实所谓的整块时间不过是满满的四十五分钟而已),那不都是“抽时间”搞定吗?比如,我学 Python 编程语言,第一本书的阅读,基本上是每天在马桶上的十五分钟,花了整整一个月搞定的。所以,时间碎片化,并不代表学习碎片化。恰恰相反,真正擅长学习的人,都很擅长利用碎片的时间完成长期持续连贯的学习

于是,一个很显然的结论出现了:

体系化的知识,是更高级的知识。至于碎片化什么的,跟知识完全没关系。


那,对于普通个体来说,体系化又从何而来呢?我有个理论,在知识的海洋里,最佳策略是“漫游”,尤其是对普通人来说,更是如此。

因为很多时候你无法凭借现阶段的眼光,来判断这个知识在未来是否有用。

就像对于石器时代的人来说,石油就是一种黑色的液体,他们永远也想不到它将是支撑世界的重要资源。

同样很多知识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只是如果我们没有去发掘和利用,那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石器时代的石油,虽然价值连城,但却无法发挥作用。

知识本身并无法给我们创造价值,只有因为它的存在,改变了我们的选择时,它的作用才能真的体现出来。

许多年过去,回头看的时候,我个人最庆幸的事情,只有一个:

我好像从一开始就没操心过“学它有什么用?” 不仅如此,我好像从一开始就觉得学习本身很有趣,于是,学什么都很有趣…… 甚至,在学不会、学不好的时候,依然觉得学习很有趣!


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词,“融会贯通”。融会贯通究竟是什么呢?

本质上来看,其实无非就是两个原本貌似不可能产生联系的节点之间产生了“意外的联系”,而后竟然发现那个联系足够重要,足够有用,甚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

那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

很简单呀,可产生联系的节点数量足够多。只有两三个节点时,没有什么连接可能是意外的。两个节点之间能有一处连接;三个节点之间能有三个连接,四个节点之间能有六个连接,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可能产生的连接数量变得越来越多……

翻译过来就是:

只有博学的人才有融会贯通的能力(甚至是机会)。


于是,在学习的时候,“莫问前程但行好事”是最优策略,因为最终,肯定有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

并且,一旦融会贯通的效果出现了,就说明另外一个天大的好事儿同时出现了:体系化自动形成。想象一下吧: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真的很大,有些人脑子里只有一堆砖头 —— 当然,有些人更惨,他们脑子里只有零星几块砖头碎片而已,另外一些人脑子里有一栋房子,还有一些人脑子里有高楼大厦,更有一些人的脑子里有一整个城市……

我更喜欢称呼大家为“战友”。原因很简单:

我们就是在并肩战斗啊!


我们总在强调成长,而“寻找战友共同成长”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在成长这件事情上,单单是朋友可能还不够,因为我们需要并肩战斗,共同抵挡外界的阻力。所以你需要周围的人有战斗力,不然这顶多称得上是团伙而不是团队,你们之间也只是狐朋狗友,而称不上战友情谊。

所以说到这里答案就很明显了,我们要因为身边存在这些战友而感到无比的庆幸。

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并不孤独,因为他们的存在,我时刻不敢放慢进步的脚步。

等到某一天回过头去看时,发现我们已经肩并肩走了很远,并且彼此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延伸思考:

1. 之前,你有没有想象过,我们反复提到的“长期”这个概念,在这里有着这样举足轻重的作用呢?

2. 锻炼自己融会贯通能力的方法很简单,除了“学啊学”之外,就是反复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道理还能用在别的什么地方吗?” 把这句话放在一个显眼之处,随时拿出来问,直到你无法忘记这个问题为止……

3. 今天终于深刻体会到了吧?概念不清,就会被人牵着鼻子走。那么请问,你以后要用什么办法让自己避免这种尴尬呢?

4. 请重新阅读 决定价格的究竟是什么 ? ,供需关系决定价格,那并不是我的原创,但,我是那个学过之后,把那知识真的用起来的人…… 

那,你觉得我和大多数人之间的差异究竟在那里?


创文链接:

付费就是捡便宜

遇到贵人的科学方法

成长率——关于创业的选择

注意力-最宝贵的财富

培养多维度竞争力

成长率-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5,03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725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473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46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48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91评论 1 28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5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700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85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76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8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3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9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18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174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26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知识是具有价值的。那么,仅此而已吗? 见:首先,认真定义一下“知识...
    骆驼教练阅读 242评论 0 0
  • 1.首先,我们需要认真定义一下“知识”这个概念: 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
    CSir205阅读 254评论 0 0
  • 所谓知识,指的是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知识的关键词包括,第一,...
    余良阅读 453评论 1 1
  • 一、什么是知识? 知识概念:所谓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有用),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
    龙航007阅读 311评论 2 3
  • 开发环境搭建 Android studio Android系统架构 特点:分层结构 Android应用程序组成 四...
    robtomb_阅读 254评论 0 0